解读:习近平访欧大单将如何影响国人生活(2)

2014-04-04 07:14:31    新京报  参与评论()条

    刘元春表示,中国政府购买飞机,会有外交和国家战略上的考虑。不管是飞机还是汽车协议,都并非随着习近平此次访问一夕达成,都是经过了长期的谈判。

    ● 食品类

    中荷牵手喝奶安全

    中国和荷兰签署的18项协议中,有两项涉及乳制品,分别是中荷乳制品框架协议、伊利集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达成的共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合作。

    【解读】

    习近平访法第一站,里昂政府晚宴厅门口被布置成“法国食品超市”。相较于法国的“零食”攻势,中荷之间的食品合作,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更是亮点。

    据美国媒体报道,根据中荷协议,荷兰将派遣专家赴华,将在未来几年内帮助中国生奶年产量提高至400亿公斤。去年,中国生奶的总产量为353.1亿公斤。相对于大量的消费者,中国的乳制品是不够的。增加生奶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中国乳制品消费的需求。

    对于伊利集团和瓦赫宁根大学达成的共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合作,丁一凡和刘元春都觉得是一个创新。“欧洲的食品监管,总的来说非常严格。”丁一凡说,虽然一个协议并不能改变全局,但可以令中国的食品安全有一点改进。

    据新华社报道,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这个体系将率先针对牧场管理等奶源上游的技术进行先期开发。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中国与欧盟乳品检测系统的同步。

    ● 能源类

    进口LNG增加供应

    此次习近平访欧时,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签署了关于在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工业合作协议。中海油与法国道达尔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LNG)合作协议》,也引起关注。根据这份协议,法国道达尔公司将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增加每年100万吨长期LNG的资源供应。

    【解读】

    中国和欧洲的能源合作,有多年历史。丁一凡表示,在中欧的能源合作中,中法核能合作是“大头”。

    中海油与道达尔在2008年签署每年100万吨长期LNG资源购销协议。截至目前,道达尔已向中海油交付了总量超过500万吨的LNG资源。2013年,中海油LNG进口总量达1301万吨,占到了中国2013年全年进口LNG总量的72%。

    液化天然气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于工业,也可以民用。道达尔公司增供的液化天然气,可能走入平凡百姓家。据刘元春介绍,中欧之间的能源合作,技术合作是很重要的一块。另外,中欧新能源合作也很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欧洲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在柏林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将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并联合上海大众汽车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步伐。

    ● 文化类

    赴比留学将更容易

    在访问的第一站荷兰,中方决定在荷兰设立首个中国文化中心,中国与荷兰签署两国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在第二站法国,中法宣布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访问德国时,中国和德国也宣布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比利时,中比决定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西北工业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签署了《西北工业大学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关于建立最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联合建立中比国家级实验室协议》、《3+2学生联合培养协议》等。

    【解读】

    习近平指出,中欧都具有厚重的文明,中欧关系富有文明属性和历史渊源。同时,中欧国情、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同,通过加强对话交流,能够增进了解,进而相互理解、开展合作。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习近平这次访欧也凸显了人文元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对新京报记者透露,中法文化交流一直是亮点。“高级别”是指上层推动中法人文交流,双方高官可能定期开会,策划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王毅表示,中欧致力于做文明伙伴,互学互鉴。中方将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推动欧洲的汉语教学和中国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cn005)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