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担心不适应,妻子担心生活开销大,是我劝他们考虑孩子教育,他们才同意进城。”施小强说,安置点旁边就是小学、幼儿园,走路不到10分钟。“孩子有了文化,不愁以后生活。”
生产、生活如何融入?“孩子学习能力强,适应很快;最难的是老人,年初那会儿,一天得送10多位老人回家。”胡跃军说,想帮老人回家并不容易。“好多老人不知道自己住在哪栋,我们只能通过名字一家一户查。有的老人连数字都不识。为了帮助老人认家门,我们干脆在不同的楼前画上不同的标识,帮助老人适应。”
这次搬迁,是施小强的母亲第一次到泸水城区,“以前最远就是去乡上卖鸡蛋”。她用傈僳语说:“进城后,再也不会被火塘的烟尘熏出泪水;累了靠在沙发休息,日子比以前惬意。”
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必须解决好就业问题。社区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有意愿外出务工的,社区提供免费培训;需要照顾家的,可以去扶贫车间;劳动能力偏弱的还有生态护林员、保安、保洁这样的岗位。”胡跃军说,时至当地节日,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年这段时间提前返乡,“我们协调了沿海企业蹲点招工,元旦春节沿海工厂缺人,节日一过就可以再组织一批人出去。”
建档立卡户
脱贫有门路
听说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种的是沃柑,记者心里直打鼓。前几年卖到十几元一斤的沃柑,这两年价格持续下降不说,有些地方还出现滞销。老窝村的沃柑,能行吗?
记者就此询问老窝村党总支书记左雪锋,没想到他却信心满满:“咱这是河谷地带,种的是晚熟品种。因为跟别的地方错季销售,只要种好就不会滞销。”
左雪锋信心满满,是因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进学博士全程技术指导,电商平台还无偿捐助225万元支持基地设施建设。果园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土壤数据,预警果园病虫害;操作鼠标或手机,就可以完成果园的浇水、施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