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推进脱贫攻坚 > 正文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乾县群众搭上脱贫致富“快车”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乾县群众搭上脱贫致富“快车”
2020-10-27 14:14:31 群众新闻网

群众新闻网讯“我们家现在一年的收入已经有4、5万元了啦。”面对30多家媒体采访,张汉卿伸出一只手五根手指,向记者说起了生活的变化,举手投足间透露着脱贫后的喜悦和自信。

张汉卿曾是乾县乾陵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成功搭上了乾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如今,属于弱劳动力的他已成功就业,且顺利脱贫,收入稳定。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乾县群众搭上脱贫致富“快车”

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段、渭北高塬南缘,全县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共有建档立卡户16736户56471人。近年来,乾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脱贫攻坚战略,充分挖掘乾陵旅游和乾县文化资源,推动形成文化引领、旅游助推、产业带动的扶贫带贫益贫模式,把贫困群众牢牢镶嵌在文化旅游产业链上,为县域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乾县已有15318户54184人成功脱贫,张汉卿便是其中之一。

乾县古称好畤、奉天、乾州,境内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文物古迹多达539处,列陕西省18个文物大县之首。

在乾县众多历史文化元素中属乾陵名气最大,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妻皇帝合葬墓,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同时,乾县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弦板腔”“蛟龙转鼓”分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四宝”——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雄伟的无字碑静默矗立、六十一蕃臣像双双并立,朱雀门外的石狮子昂首挺胸。在乾陵宽阔的司马道上,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特聘专家修建桥还和四位非遗传承人探讨论了“乾州四宝”的传承与发展。修建桥告诉记者,乾州四宝作为乾县饮食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通过扩大生产、继承人培训等方式“扶志”、“扶智”、扶贫,继而吸引更多的人来传承和保护非遗,以达到文化保护和增收的双重目的。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乾县群众搭上脱贫致富“快车”

近年来,依托乾陵旅游,乾县建成大唐小镇、大唐牡丹园、唐农苑等一批集休闲、观光、餐饮、采摘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新景点,农家乐发展到46家。其中,唐农苑在旺季游客接待量每季达18万人次,大唐牡丹园月接待旅游客量最高达到20万人次,就近解决群众就业100余户300余人。同时,乾县不断加大力度传承保护乾州剪纸、蛟龙转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文化企业、成立具有地方特色、壮大非遗传承的专业合作社4家,并通过吸纳贫困户参与务工、培训、演出等方式,多渠道扶贫助脱贫,带动19名贫困户稳定脱贫。

除了政府的各类扶贫补贴,如今,张汉卿夫妻两人还在乾陵景区找到了一份工作,月收入又多了一千多块。“这几年,景区建设得越来越好,到乾陵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跟我一样的贫困户都在景区找到了工作。”张汉卿说:“我已经脱贫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乾县副县长王军战表示,下一步,乾县将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催发综合效益,以高质量文化旅游助力高质量脱贫攻坚,迈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大步伐。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