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是用双脚丈量民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到哪里,就把技术与服务带到哪里。他是始终牵挂脱贫攻坚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8年来,他提交的议案、建议涉及最多的就是脱贫攻坚方面的内容。他还连续四年全程参与全国脱贫攻坚奖的评选工作,担任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见证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如何用感人至深的奋斗事迹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赵皖平供图)
“来参加此次会议之前有很多养殖户给我打电话,希望我把他们的想法带到全国人大。养殖户很多都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许多养殖的地方都不是经济发达地区,养殖户转产完全靠地方补偿并不现实。建议对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养殖户的合法合规转产转型给予资金支持,由中央、地方财政、养殖户本人合理分担补偿资金,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8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时发言强调。
就在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并在同一天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
执法检查报告将有关食用性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产业转产转型问题列在了众多问题中的首位,并就如何有序、有效转型提出工作建议,明确提出“具体分析对待,区别情况、稳妥处理,要认真研究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施策”的要求。这一问题引起与会委员和列席代表的高度关注。
赵皖平说:“人大代表要践行‘人民至上’,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机会难得,能够争取到发言机会,就要及时反映基层百姓的心声。只有把人民群众一件件看似很小的事当做天大的事来办,将百姓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带到人民大会堂,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才能真正履行好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右)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收集意见建议。摄影/宋少杰
大会期间,为脱贫攻坚鼓与呼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巩固脱贫成果并防止返贫?我一直在思考。”赵皖平告诉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他提出多件与脱贫密切相关的建议,其中,他提交的一件《关于深化“消费扶贫”,变应急式“消费扶贫”为富民产业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
“尊敬的赵皖平代表:衷心感谢您给予财政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您对《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的意见非常中肯,很有针对性、建设性。财政部高度重视您的意见,并进行认真研究。根据您的意见,我们已在报告第21页第一行,增加‘、消费扶贫’……”
今年大会期间,他曾在审查预算报告时指出,建议增加消费扶贫的相关内容。
5月26日,赵皖平收到了来自财政部的书面回复,他的建议被采纳,大会通过的预算报告明确将“消费扶贫”写入报告。
简单的“消费扶贫”四个字,凝结着人大代表对脱贫攻坚的满腔心血与思考。赵皖平说,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战中,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挥下,各方施策,多举措落地,形成了巨大合力。“其中,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起到了重要作用。”赵皖平表示,基于对近年来“消费扶贫”系列调研,建议进一步升级“产销匹配”的深度和广度,以电商平台的消费扶贫为主要抓手,建立基于市场的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把藏在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做出品质和品牌,使以前行政和公益推动的“应急消费”,成长为基于全民日常需求的“富民产业”。
赵皖平表示,在深化消费扶贫的过程中,形成持续消费是关键词,打造“富民产业”是落脚点。要推动最终形成完全基于市场的产销自动对接体系,打造出有活力的造血机制,把贫困地区彻底变为同时造福当地农民和全国消费者的电商“富矿区”。
2019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在安徽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上发言。(赵皖平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