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推进脱贫攻坚 > 正文

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2)

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2)
2020-10-13 15:12:42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9年11月,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白银中一家7口告别爬不完的沟沟坎坎,搬到城镇开始了新生活。

一家人分到了一套楼房。电梯直达家门口、拧开水龙头水流清澈……直到现在,白银中还在努力学习使用抽油烟机,白义则用“惊心动魄”形容第一次坐电梯的感受。

搬出大山天地宽,走出大山心敞亮。“十三五”以来,东乡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万人。

白银中带领全家搬迁时,扔掉了烧柴的大黑锅等很多旧家什,但有两样“旧家什”白银中舍不得扔,一样是挑水的大水桶,一样是以前专门走泥路穿的“泥鞋”。

在东乡人的眼中,水和路的改变,跟命运密切相关。

取水上山、人挑畜驮,遇到恶劣天气,取水就更难了,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壮劳力被牢牢绑在“水”上。

“有时候挑到半道摔倒把水洒了,恨得人想哭。”白银中说,他的老腰病就是多年挑水落下的。

东乡县将饮水安全作为“两不愁”的保障重点。在一批大项目的支持下,分散在上千条梁峁和沟岔中的1800多个自然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入户和安全饮水全覆盖。

沧海桑田,东乡变了容颜。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白银中(左)在家帮孙子白义收拾书本(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从“温饱不足”到“脱贫奔小康”,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从“贫穷落后”到“安居乐业”,千百年来困扰东乡人民的吃水、住房、上学、出行、看病等历史难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全县公路通畅率达100%,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介绍,全县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10.91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28万人,2020年预计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8月26日,东乡族自治县迎来70周年县庆。群众涌上街头,欢笑和歌舞齐飞。

“看着眼前的一切,总忍不住掐掐身上的肉,让自己相信这不是梦。”笑着笑着,白银中眼里涌出了泪水。

东乡县向北200公里的天祝县,这里的人民同样经历了命运的巨变。

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天祝县,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县域多薄瘠山地。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的一处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8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近年来,天祝县实施了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工程,累计建成76个安置点,搬迁移民6.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020年2月,天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历史。

8月1日,天祝县庆祝建县70周年。群众身穿盛装载歌载舞。微风吹过,草原上的格桑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困路——筑路:铺新路、求发展

70年来,天祝、东乡、肃北三县向贫困决战,“脱盲路”越走越宽,“脱贫路”越走越快,“发展路”日益通畅。

生活“甜度”几何,产业发展是关键因素。

古丝绸之路哺育出了天祝的独特名马——岔口驿马。这种马善走对侧步,是我国稀有的名马良种。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0)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华锐奔腾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怀智(后)目送儿子将一匹马牵上货车准备去训练(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