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塘村的小龙虾在市场上很抢手,这得益于我们这里的水质好,小龙虾肉质鲜美。”李洪亮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近年来,涌塘村在李洪亮带领下,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发展
“稻虾共作”产业,实现了“套种套养、一田双收”,田地出租户租金从以前的200元/亩提升到500元/亩,而种养殖户的收益从500元/亩增至2000元/亩。目前,村里已经形成虾稻、虾藕共作基地1500余亩,年产优质小龙虾45万斤、优质大米500吨、优质莲藕800吨,年产值达850万元,2019年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李洪亮带给涌塘村的变化有目共睹,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强村富民的
“新引擎”。“发展经济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农业产业发展要根据地方特色,不盲目发展,不追大求全,要选准自己的项目和产业。”李洪亮表示,要壮大村集体经济,留下“一支永远不会走的帮扶队伍”。
立足自身谋发展。
“四季果园”“特色葡萄”“畜禽养殖基地”……如今,涌塘村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多点开花,已结出丰硕果实。其中,“四季果园”为涌塘村自2019年以来全力打造的扶贫产业基地。该基地通过“村集体+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公司”模式,一期投资200万元,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出资40万元入股合作,占股35%,已与合作方签订协议,年保底收益不低于4万元/年。果园占地300亩,春有草莓,夏有樱桃,秋有猕猴桃,冬有蜜桔,共计12种,以瓜果种植为基础,以农业技术创新为特色,预计年产量6万公斤,产值150万元,村集体收入预计增收10万元/年。
“‘四季果园’自2019年建设以来,一方面能给予贫困户一定程度的分红,另一方面也能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李洪亮介绍说,涌塘村大力发展有机特色大米,打响品牌,为村民谋发展、谋幸福。还鼓励引导优秀青年创办加工企业,村内已有一家服装加工厂、一家雨伞加工厂,解决近百名留守妇女、老人和贫困户就业。2020年还计划申请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