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推进脱贫攻坚 > 正文

“两山”理念的浙江实践 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

“两山”理念的浙江实践 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
2020-06-24 11:25:34 光明日报

2018年7月26日晚上,安吉县农民裘丽琴站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的颁奖台上,用夹杂着方言的中文讲述日常生活的变化——

“我来自浙江省的一个村庄。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水。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臭又黑。今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使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张亮丽的明信片。”

朴实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也是对浙江生态变革的赞誉。2003年以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一个山川秀丽、景美人和的全域大花园,正成为映射未来中国样貌的鲜活样板。

“两山”理念的浙江实践 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

夕阳下的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甘宣村。光明网记者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两山”理念的浙江实践 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

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俞海摄/光明图片

“两山”理念的浙江实践 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色彩

近日,杭州市临安区举办中国最美稻田艺术季,村落景区与高雅艺术相结合。胡剑欢 摄/光明图片

久久为功,绘就诗画山水新家园

钱江源头,开化如画。开化是全国著名的林业大县,到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开化过去以砍树卖树为生,鲜有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的意识。这种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在浙江曾存在过很长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迅猛推进,资源、能源消耗快速增长,浙江的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2003年开始,打造“绿色浙江”成为“八八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后十多年,浙江的追求和探索始终不变,从“八八战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浙江,浙江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打造“诗画浙江、美好家园”。

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严环保执法省份,浙江深入实施“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8”指的是浙江省八大水系;“11”既是指全省11个设区市,也指环境执法力度保持全国领先,打击力度位居全国首位。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全国首创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保障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6.2万名河长连同无数的民间河长,一起谱写了一曲全民治水的赞歌。

浙江率先在全国建立生态功能区县市环境年金制度,实施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建立了覆盖所有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

从发展观到生态观,从生存观到执政观,“生态”两字深度改变着浙江,实现了乡村蜕变。2019年,浙江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11个设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4分贝;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浙江以100%优良率名列第一。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干净、城乡更美丽的浙江新图景呈现在世人面前。

躬身力行,生态优势换来发展优势

西部茂林翠竹、山清水秀,中部田园小城、宜业宜居,东部古镇悠悠、传唱千年,北部丝绸鱼米、湖泊众多……经历了壮阔的实践创新和深刻的观念变革,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浙江大地上的共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

在浙江城乡,绿色发展带来的改变正每天上演着——浙北安吉,余村从开矿办厂到美丽经济的产业革新,折射转型升级的理念攀升;浙中浦江,浦阳江由浊变清的蜕变,浓缩着“五水共治”的生动掠影;浙南温岭,拆违拓宽绿色空间,“腾笼换鸟”带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浙苏皖三省交界处,有一个乡镇名叫煤山镇,地处长兴县境内。这里拥有当时全省最大的国有企业“长广煤矿”,2013年,随着最后一个矿口封闭,浙江终结了产煤历史。

因煤而兴的煤山,随着资源走向枯竭,水泥、矿山、建材等传统产业兴起,高耗能与高污染倒逼着另寻新路。将“改旧”与“育新”并驾齐驱,煤山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腾笼换鸟,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绿色产业成为接力者。

水晶如此璀璨,污染却又如此严重。有灯亮的地方,就有加工厂;这曾是30万人的生计,这是无数人想逃离的家乡……浦江县“治水馆”,记载着产业转型的变迁。2000年前后浦江水晶产业最鼎盛的时候,大小作坊遍及城乡,“母亲河”变成了“牛奶河”。以壮士扼腕的决心,浦江县一手抓铁腕治水,一手抓产业转型,水晶企业总数由原来的2.2万家缩减至505家,但税收从整治前的3000万元提升到去年的1.35亿元。

走进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只见一池池鱼塘遍布乡间田野,于夏日风拂下清波荡漾。时光倒退6年,龟鳖养殖导致水污染严重,臭气逼人。吴兴区长潘永锋说,“我们用了2年时间对温室龟鳖养殖业进行彻底整治,将存在近20年的龟鳖养殖棚实现全面‘清零’。”此后,当地以温室龟鳖整治带动产业转型,培育农业转产示范户,引进国香米业、他色莲藕、茭白套养泥鳅等生态高效农业模式。

借助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浙江广大农村“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越来越宽广,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乡村胜景:村庄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人们享受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办起农家乐、搞起乡村游,在乡村安居乐业。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9年底,浙江建成农家乐休闲特色村超过1100个,农家乐经营户2.2万户,带动就业超过100万人。

自我加压,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太湖源、天目山、浙西大峡谷……除了这些传统的旅游景点,近两年,到杭州临安区的游人更愿意深入那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落,看千山含翠、风摇竹影,看红叶古村、雪打梅花。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变化正悄然出现在广阔的临安乡村。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目标,临安区去年启动实施新一轮村落景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沿着八条美丽乡村连接线,打造十个示范型村落景区,让散落在各处的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推进美丽乡村的转型升级,把美丽乡村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

临安村落景区建设仅仅是浙江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一个缩影,如今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浙江大地上星罗棋布,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截至目前,浙江已建设特色精品村2500多个,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500多条。

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浙江正在向更高层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从2018年起,浙江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大花园建设,加快打造“幸福美好家园、绿色发展高地、健康养生福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浙江省提出,以大花园核心区(衢州市、丽水市)和示范县为重点,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核心的“两山”转化评估体系。以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和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先行,构建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平台、体系和机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浙江实践中萌发并不断发展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跨越山海,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联合国原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在推荐“生态文明的浙江样本”时赞叹道。

浙江生态建设大事记

2003年6月

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03年7月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一条正式提出

2004年

浙江实施首轮“811”生态环保三年行动

2005年8月15日

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2010年6月30日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2010年12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2015年2月

浙江正式给26个欠发达县“摘帽”,不再考核GDP总量

2016年9月

浙江吹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号角

2017年

浙江全面打响劣Ⅴ类水剿灭战

2018年6月

浙江全面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

2018年7月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2020年5月

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

《光明日报》(2020年06月24日05版)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