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推进脱贫攻坚 > 正文

消失的秦岭村(2)

消失的秦岭村(2)
2020-06-08 10:11:36 新华网

20世纪80代中叶,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正式启动。之后,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极度贫困问题,各地不断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之路。

1997年,周至县委一领导一行9人深入秦岭腹地访贫问苦并夜宿秦岭村。20多年过去了,村民们仍记得那个夜晚。

“听说能搬出去了,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热闹极了。”回想当晚,秦岭村村民张宝德记忆犹新。

之后,陕西省扶贫部门下发通知,提出“通过移民扶贫开发,使贫困户早日摆脱恶劣的自然环境”,并对符合搬迁要求的贫困户下拨补助资金,同时要求市、县(区)予以配套。

“1户1万元,1人2000元,我一家10口领了3万元。”扛起妻子陪嫁时带来的红漆木箱,张宝德一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秦岭村。

到2000年,秦岭村共计10户45人陆续搬离,定居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鄠邑区,汉中市城固县、西乡县,以及湖北省随州市等。

2006年2月8日,周至县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撤销秦岭村。

(三)

秦岭村撤销后,郑文才搬到了鄠邑区余下镇安善坊村居住。但每年的春末夏初,他仍回到秦岭村养蜂。秦岭里的好山好水,孕育出的蜂蜜醇厚甘甜,经济价值也更可观。

“我一辈子靠山吃山,割漆15年,挖药15年,后来还是靠着养蜂,日子才慢慢好起来。”郑文才说。

秦岭村附近早已渺无人烟。人必须步行到40里外的山梁上,手机才有信号。

“一个人在山里真不害怕?”

“怕啥,都惯了。”郑文才说。

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随后,郑文才一家因其妻子瘫痪在床而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予以发放8000元产业补贴金。

郑文才看到了希望,“看病有医保报销,养蜂的规模也渐渐从不到200箱发展到了260多箱,一年至少能赚一万多块!”他笑道。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