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台湾海峡 > 正文

不靠大陆台湾经济一样发展?数据直接“打脸”

2018-05-22 08:51:1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台北5月21日电(记者陈键兴、贾钊、石龙洪)民进党当局在上台满两年前公布数据称,台湾“已摆脱‘闷经济’泥沼,往正向成长迈进”。而近日岛内媒体、智库陆续公布的民调却显示,对当局领导人经济施政不满意的民众高达六至七成。

台湾经济真“解闷”了?百姓是否“有感”?岛内舆论和有关人士纷纷提出如是疑问。

“风传媒”评论提出,当局为说明“已脱离‘闷经济’”,用前年1.41%、去年2.86%及今年一季度3.04%的经济成长率,重点对比马英九任内2015年的0.81%,却不提2014年的4.02%。而去年台湾经济成长率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与2016年相比,台湾成长率进步低于新加坡和香港。

台湾经济学者朱云鹏分析说,去年台湾民间实质投资(固定资本形成)的实质成长为-0.9%,与前年的2.5%相去甚多,且持续走低,一季度为3.9%,二季度降至0.3%,三、四季度更分别是-4.4%和-3%。投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振,与各界抱怨的薪资不涨等情况密切相关。

业界如何看待“环境”?台湾工业总会去年就发表“白皮书”,提出创历史次高的272项建议,直陈面临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才“五缺”和当局失能、社会失序、经济失调、世代失落等问题更趋恶化。

事实上,营商环境不善的“冷空气”已在岛内弥散。据此间媒体报道,过去半年,台湾有十多家企业名店宣布歇业,引发因此失业民众怨声载道,让岛内各界普遍忧心,有网友就说:“升斗小民要如何生活下去?”

“风传媒”分析说,“闷经济”可概括为经济低成长、物价上涨、薪资不涨、年轻人觉得没前途、产业如死水等,而让民众感觉“闷”的最直接和重要的因素就是低薪问题。《中国时报》民调显示,对低薪问题不满者高达74.9%。

企业投资不振、民众薪情不佳,现象背后有怎样的深层原因?去年时任台湾工总理事长的许胜雄就已提出谏言:台湾现在需要“多一点经济、少一点政治”。

今年4月接任理事长的王文渊履新时也提出几大“忧心”,首要就是呼吁当局积极改善陷于僵局的两岸关系。他指出,若两岸关系持续未改善,将导致台湾企业丧失发展契机。而台湾商业总会去年发表建言书时,理事长赖正镒表示,两岸关系问题的影响比“五缺”更严重,呼吁当局积极维系两岸友好关系与保持良好沟通平台,以翻转台湾经济。

耐人寻味的是,民进党自己所列“施政成绩单”前十名中,被认为意在减低两岸经济依存的“新南向政策”,民众满意度只有1%。岛内媒体援引专家分析评语:“至今无亮点”,“显示是失败的”。

台湾学者张孟涌的分析揭示问题关键:两年来,民进党当局疏离大陆,两岸经贸合作无法推进,已签署的服贸协议无法生效,后续货贸协议也被挡下,与其他市场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又无果。说到底,两岸关系不好,台湾经济不会好。

据台当局统计,今年1至4月台湾出口额为1064.7亿美元,其中对大陆出口4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对整体出口贡献最大;而对东盟出口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岛内媒体就此评论说,这一数据直接“打脸”台当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所说的“不靠大陆台湾经济一样发展”。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则分析说,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对象和顺差来源,若少了大陆,台湾要面对622亿美元逆差。而且,台湾77%的上市公司在大陆有投资,两岸关系不好,台湾经贸寸步难行。

庞建国指出,台湾是规模小的经济体,市场纵深不足,无法支撑完整产业链,而两岸地理距离近、语言文化通、运输和交易成本低,加上大陆市场规模庞大,成长动能强劲,彼此优势互补明显,经贸关系绵密,加强合作是市场规律的要求。

对于进入执政下半期的民进党当局,台湾民意有何诉求?《中国时报》民调显示,46.9%的民众认为当局最应该“拼经济”,比率居所有选项首位,而当局力推的“转型正义”仅0.6%。《经济日报》则评论说,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建议当局未来少一点政治,多一点经济与民生考量。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台湾经济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