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细说判断一个政策成败的标准应该是什么?笔者以为,不外乎看看两岸同胞是不是通过这些对台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共同利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看看两岸同胞间的交流交往是不是在逐步深入,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是不是在逐步增加中?再看看“台独”势力越来越难以推动“法理台独”,民进党不得不走所谓“中间路线”?——很显然,这些都能得到我们肯定的回答。何其幸哉!
而以上这些幸运,都得益于在岛内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下,大陆对台政策保持住了连续性与稳定性。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大陆始终牢牢地把握着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保持了台海和平稳定,保证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稳定。在两岸关系变数近年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两岸交流合作依然能够稳步前进并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新进展,也都是与我们和平发展的对台政策分不开的。
还是那句话:台湾的选举是台湾民众自己内部的事,两岸关系虽然重要,但对于更关注自身生存环境的台湾百姓来说,毕竟仍属“外围”事务。我们虽然主导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但影响力还没有大到能左右台湾选民手中选票的地步。所以,如果把“民进党上台”算到“大陆对台政策失败”的头上,这个道理讲不通。如果这8年的和平发展没有得到台湾主流民意的认可,那蔡英文又何苦在竞选时一再强调“维持现状”呢?这样说的目的,难道不正是在安抚台湾百姓不太相信她能处理好两岸关系的疑虑吗?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次选举而自乱了阵脚,更不要因此轻易否定已被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道路。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必然要以发展为主,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有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更坚实的基础。而眼下,保持战略定力,保持耐心,维护好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保持住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才是我们最该做的。(中国台湾网网友:创不可贴)
台湾问题复杂到这种程度,你造吗?
台湾问题很复杂,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到底复杂到什么程度,却不是人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的。
先从众所周知的1949年说起吧。台湾问题迄今没有得到解决,根本原因就是当年国共两党间那场三年内战的遗留问题,所以台湾问题本质上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直到现在,两岸的政治敌对状态也并没有因为7年多的和平发展、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两岸民间交流的热络,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1949年开始的两岸政治对立与政治分歧,至今仍然存在。
再往前追溯到1895年,从那时起到1945年,台湾被日本殖民者整整占据了半个世纪。所以满打满算,100年的时间里,两岸同胞真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945至1949年这4年。而这短短的4年,真的是太短了!两岸民众聚少离多,还没来得及相处,就又被命运再一次无情地推入了分离的漩涡。两岸间缺乏共同的历史经历、历史记忆、历史情感,这是事实。
遥想当年日据时期,台湾人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却没有任何参政权,教育权也远远低于在台湾的日本人;但诡异的是,日本那时对台湾民众大规模的文化灌输以及光复后国民党当局的高压统治,却使得一部分人对过去日据时代的生活产生了某种怀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某些台湾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再加上国民党的“反共”教育、民进党的“去中国化”教育,如今的台湾年轻一代的在国家与民族概念上的认知模糊与混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