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群众心坎上生根结果

2017-12-26 19:55:39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有一个细节,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莉很感动。原本定于9点开始的宣讲,因为考虑到天气寒冷,一些从乡镇赶来的同志未必能按时到会,邓迎香主动推迟一个小时。“这是一种负责而不是应付的态度,是一种生在基层了解实情的为民情怀,目的是要让十九大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由于道路不通,自己生病的小孩来不及送医不幸夭折。那种揪心的痛,牙都咬碎了,脚下跺出的坑有一尺深。所以必须要挖路。”

“2011年冬月二十八,听到洞里对方的鞭炮声,大家激动得彻夜未眠,用嘴咬也要把它咬穿。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办不成。”

马莉没想到,绝大部分同志被邓迎香“讲”哭了。“她的经历,就是一本励志的教科书。在全省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需要这种不等不靠、敢想敢干、不屈不挠的精神!”

兴仁宣讲,只是邓迎香两个月来53场宣讲的一个缩影。

为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邓迎香从北京回到罗甸那天起,就把这个责任切实扛在了肩上——

10月27日一早,回到麻怀的邓迎香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北京带回来的好消息。

“不容易,这是愚公移山精神。”邓迎香讲述着10月23日与习近平总书记交流时,那些温暖的瞬间,感人的细节,回忆向总书记介绍麻怀村的情况,特别是希望将来总书记到大射电、到麻怀村看看。大家听了十分激动。

“十九大报告68页纸,3万多字,里面提出了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描画了美好的蓝图。”她说,这让大家备受鼓舞,新时代,麻怀人一定要有新作为。

“要发自内心地感恩党中央的好、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好。要把这种关爱和嘱托化成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家要继续发扬当年打隧道的精神,不要一个人在温床上睡懒觉。”邓迎香告诉乡亲们,要抱团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