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青团不仅是清明小吃 还是祭品

2019-03-27 10:07:00  金陵晚报    参与评论()人

青团不仅是清明小吃 还是祭品

距离清明还有十天左右,青团的草叶香味就已经飘散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为了应景地尝一口青团,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排起了长队。

然而,年轻人却已经少有人知,青团作为清明节习俗的主角,不仅像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是特定节日的食品,而且也曾是祭祀时的供品。

北方姑娘来宁第二天直奔糕点店

就为尝尝南方的青团味道

网红的糕团店早就吸引了一批批来提前打卡的年轻人。“一两周前吧,人多了起来。”位于三条巷深处的“许阿姨糕团店”老板的女儿汪女士告诉记者,周末是买青团的高峰。按照往年来说,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就可以卖出1万多个青团。

28岁的张女士站在队列中,她说昨天才从河南北部来到南京,来宁第二天早上就直奔青团店,准备买些青团作早餐吃。“我是北方人,我们那边没有这种糕点,所以我就特地来尝尝。”

清明节前后吃青团,确实是南方一带的习俗,这个已经上千年的习俗对于张女士来说很新鲜。记者问起她是否知道这一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她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以祭祖为中心,传说它与寒食节纪念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有关,人们为纪念不肯出山而被烧死的介子推,相约吃冷食,成了“寒食节”。

民俗专家陶思炎在《南京民俗》中介绍,寒食节的日期在冬至后的105天,一般在清明前的一日或两日。到唐代它们逐渐合并,于是清明包容了原寒食节的习俗,成为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日子。

少部分中老年人

还把青团作祭祀供品

不仅对清明节的习俗了解不多,记者随机问到的几位年轻人听说清明节时青团还会作供品,都表示有些惊讶。

汪女士称,他们家店已经营了十几年,青团的作用逐渐偏向于食用,这已成为最主要的方式,越来越少的人会把青团作为祭祀和扫墓时候的供品。“我们周边的居民也有保留这种传统的,已经很少了,而且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

记者在太平南路一家店遇到一位银发奶奶,她已经88岁,和家人一起出来买青团。“我儿女在家里祭祖的时候,还会拿出青团和水果作供品,但是去扫墓的话还是以鲜花为主。”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家里买青团最主要的还是家人一起吃。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综合业务部副研究馆员徐龙梅告诉记者,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以后,清明也就延续了寒食节的习俗。青团作为寒食的一种,也就成为了食用和祭祀的物品。“早先祭祀用牛、羊、猪这‘三牲’,后来演变为鸡、鸭、鱼,再到后来延伸到水果等。青团作为祭祀祖先的供品,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祭祀作用淡化

新口味层出不穷

祭祀作用淡化以后,年轻人成了商家瞄准青团消费的重要目标客户,曾经单一的口味逐渐丰富起来。

绿柳居总经理王堃告诉记者,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今年的青团除了延续传统的芝麻、豆沙口味,还在这几年推出了马兰头、蛋黄肉松等口味。

据介绍,马兰头青团吸引了大量老南京购买。俗话说,春天里的南京人,三天不吃青,两眼冒火星。王堃说,南京人对于马兰头最为熟悉,这款马兰头青团将节日食俗与南京人的野菜情结相融合,一经推出每天供不应求。

此外,绿柳居今年还新推出了小清新水果口味的青团。“年轻人喜欢尝试水果味的糕团,这款青团则将蓝莓和樱花熬制成了果酱,让舌尖触摸到春天的味道。”对于记者十分好奇的樱花口味青团,王堃介绍,青团外面飘散着艾草汁的香味,一口咬下去则会给唇齿间带来樱花的淡淡的香味。三四月份刚好也是樱花盛开的时节,赏樱、尝樱成了独特搭配。

从艾叶到麦青

青团着色剂的变迁

紫金山记者早前采访过南京多家老字号,绿柳居的青团是用艾叶汁着色,马祥兴是蔬菜汁着色,四条巷的许阿姨糕团店却是用麦青汁着色。而苏州一带,还有用浆麦草为青团着色的。

艾草、蔬菜、麦青和浆麦草,哪种才是袁枚文中所言的“青草”呢?

美食评论家沈嘉禄对青团的研究认为,“青团用的‘青’,应该从艾叶而来,而今大都是从麦青来的。”他在书中写到,“青草,在约定俗成的概念里就是牛羊们嚼食的植物,它的汁有很重的苦涩味,人不能咽食……所以这里(指袁枚的《随园食单》)说的青草汁是以讹传讹的。”

沈嘉禄认为,用艾叶汁做青团是古法,也是正理,做法是这样的:取艾叶在石臼里捣成汁,稍加一点石灰水,使之更加鲜绿。不过,记者了解到,如今食品行业萃取艾叶汁的过程要比这复杂点。

麦青,顾名思义就是尚未抽穗的麦子,紫金山记者早前采访时,许阿姨的女儿说:“我们家的麦青汁是从上海一家专门生产麦青汁的基地购买的,就像割韭菜一样,割完一茬接着长一茬。”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