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庄电一
“红寺堡是我的联系点,那里是精准扶贫的典型!”在记者动身去红寺堡采访之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清热心地向记者介绍了红寺堡的有关情况。
精准扶贫是中央对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到了红寺堡,记者对那里的精准扶贫有了深刻的感受。
吴忠红寺堡,这个在二三十年前还不为人知的地方,现在不仅在宁夏,而且在全国都是大名鼎鼎,因为那里有全国最大的移民开发区,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摆脱了贫困,建起了幸福的家园,实现了祖祖辈辈都未能实现的梦想!
红寺堡,曾因干旱少雨、环境恶劣而被长期遗弃,也曾因荒无人烟、人迹罕至而变成部队靶场。如今,那里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园。
都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宁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要说哪里变化最大,恐怕都比不上红寺堡:20多年前,红寺堡还荒无人烟,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连一只飞鸟都看不到。因为没树,拉过去的牲口都没处拴。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在这块荒原上实施了“1236工程”。1996年,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此后,黄河水便被一级一级地“扬”上去,最终“扬”到了高于黄河水面300米的红寺堡高地。
党中央、国务院引来的甘泉,滋润着这片原来寸草难生的荒原,也滋润着贫困群众的心田,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998年,来自宁夏南部山区8个贫困县最为贫困的数万名群众最先来到这里,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陆续建起了8个移民新村,也树起了摆脱贫困的信念。此后,来自“全国贫困之冠”的移民,一批批到这里重建家园,在荒滩上开发出了70多万亩耕地,人口也很快达到20万,拥有2个镇、3个乡、65个建制村和1个街道、5个社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红寺堡正式成为吴忠市的市辖区。
搬迁到红寺堡的移民,都是山区贫困村的贫困户,没有一个富裕户,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红寺堡区区委副书记杨海峰告诉记者,20年来,红寺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色产业:红寺堡的酿酒葡萄,已达10.6万亩,葡萄酒产值也达到4.5亿元,酿酒葡萄集中的红寺堡镇,因此有了“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的美誉;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太阳山镇因为黄花菜面积大、品质好,成为“中国黄花菜明星产区”,镇党委书记杨云被称为“花书记”;枸杞从无到有,已超过5万亩,其发展速度让距此不远的“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惊叹不已;养殖业也是异军突起,肉牛存栏突破7万头,羊只存栏达到78万只。红寺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迅速提高,由搬迁前的不足500元提高到近8000元。
精准扶贫,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致富路。红寺堡的移民到底富裕到什么程度?记者来到太阳山镇兴民村,那里黄花菜种植面积已达4200亩。到了采摘旺季,每天天不亮就人头攒动,有人甚至戴着矿灯采摘,村旁的10公里公路都晒满了黄花菜,“村在黄花中,黄花在村中”,上门收购的人络绎不绝。村主任乔德义告诉记者,他家有4口人、21亩黄花菜,今年卖了15.6万元,而像他这样靠种植黄花菜致富的,在村里不在少数。
许多移民早就脱贫致富了,年收入十几万、甚至更多的农户也大有人在,有的人家,嫌原来的住宅不上档次,便建起了第三代、第四代新居,所开的车辆,也换了好几个档次了。
柳泉乡永新村正在探索“民宿旅游+”精准扶贫模式。记者随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斌到各家各户查看,既新奇,又震撼。只见这些被列为“智慧民宿”的农户,全都装饰一新,一尘不染,对全国各地的游客颇具吸引力,开业没几天,就有几拨人前来入住了。
回族村民杨生虎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了,是十七八年前从山大沟深的海原县搬迁到这里的。最早全家只有两间土房,现在的瓷砖贴面砖瓦房,是花十几万元建成的。记者看到这个漂亮的新居,还建有瞭望台,除了自家居住外,还有好几间可以接待游客。他家还养了300只鸽子,供游客食用。记者注意到,他家有两个车库,一辆崭新的尼桑轿车静静地停在里面。说起现在的富裕生活,这位饱经沧桑的农民表现得十分谦虚,一再说他家没有什么特别的,收入只能算个中等。
千古荒原变成了绿洲,勤劳智慧的红寺堡人在20年间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奇迹:生态改观了,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今非昔比了。
红寺堡移民开发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进一步坚定了宁夏人民以生态移民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的信心。就在先期移民大部分解决了温饱的时候,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自2011年起又启动了新一轮生态移民工程,将极度贫困的35万回汉群众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吃水近、具备小村合并、大村扩容的地方。以有限的水土资源养活了20万人、已经趋于饱和的红寺堡区,又无条件地接纳了3万名新移民。
红寺堡区上下齐心,脱贫的步伐在不断加快。2017年,就有15个村脱贫销号,全区尚未脱贫销号的村只剩下10个。今年,有5个村有望销号。最后5个村,也将在明年摘下“贫困帽”,全区的贫困人口有望降到3%以内。
目前,红寺堡区的深度贫困村主要集中在鲁家窑、马渠两个片区。记者走进鲁家窑采访,只见100多名农村妇女,正在投产不久的服装厂里加工出口中东地区的服装。经理蔡军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生产7万套了。
这个建在村旁的服装厂,可以让附近的农村妇女都能在家门口就业,让她们既能挣钱又能就近照顾家。
鲁家窑片区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可供开发了,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把精准扶贫定位在劳务输出上。驻鲁家窑扶贫工作队队长白占玉告诉记者,鲁家窑附近就是弘德工业园区,富阳、乾煌、汇达、红隆、永进几大公司在当地扶贫政策的感召下都在此投资建厂,所有农民工都可以就近就业。由于有这么多引进的企业,那里已没有多少剩余劳动力了。务工,也成为这些贫困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以选调生身份来到这里、现年只有32岁的王忠强,从一名普通科员成长为镇党委书记,在这里投资建厂的企业,就有他引进来的。在精准扶贫方面,他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路和规划。他说:“在我们这里,只要肯干,就能脱贫!我对这里如期脱贫充满信心!”
几天的采访,让记者深切感到,红寺堡的扶贫,对整个贫困群体是精准的;对各家各户的扶贫也是精准的。正因为如此,这个贫困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才能在20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以有限的水土资源,建成全国最大的移民开发区,以创造性的工作,将20多万人带离贫困线、进而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这是红寺堡创造的奇迹,也是他们为我们树立的精准扶贫样板。
《光明日报》(2018年09月11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