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之际吟咏爱情,以上几首只是代表。翻开中国诗词,浪漫随处可见。
七夕不只是“情人节”,也是“劳动节”
从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始演化,慢慢的七夕就有了“乞巧”的意思,女孩子祈祷自己心灵手巧,手艺进步。
据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当时风俗云:
“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巧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
七夕,从爱情的吟咏,变成了手艺的乞巧,进而演化出了游戏、欢会的节日内容。
七夕的劳动内涵,同样进入了诗人的笔调。如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刻画了七夕节日的风俗,即穿针乞巧。能看出来,七夕在唐代已经是广受欢迎的节日,以至于“
穿尽红丝几万条”。
晚唐诗人罗隐有一首《七夕》,意思格外有趣: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唯恐曙光催。时人休用金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诗把乞巧的重任安在了牛郎织女身上,同时认为他们一年一会,在这一天忙着相聚,生怕天亮再度分离,又哪有时间给人间的百姓送巧呢,大家还是收拾收拾洗洗睡吧。
当然,诗里的“劳动节”,同样也有唱反调的,比如宋代杨朴的《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这是诗人在“偷换概念”,他把女孩们“手巧”偷换成了“工于心计”,认为人间“巧”已经够多了,还去乞巧干什么呢?诗人在节日里唱唱反调,发发惊人之言可以理解,毕竟乞巧的题材千百年来写了无数遍,当然也翻出新意。由此乞巧也就脱离了七夕的本意,带有了更广阔的时代意义,变成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