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茹等歌手遭中国网友谩骂 民粹情绪蔓延(2)

2014-04-07 08:42:52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条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谩骂更无节制。如某微博称“马来西亚航空别再欺骗全世界了,你们实在太无耻!!!”有的商业网站甚至专门设置了“抵制马来西亚”热门话题。

    媒体人潘采夫指出:“在民意汹汹的时候,明星和公众人物太过情绪化不应该。媒体发什么九问要么智商不足,要么是在投机。当社会公众情绪火爆时,媒体和公众人物应该比普通百姓更冷静理性,如果你比老百姓还亢奋,那普通人要被煽乎成什么样儿呢?”

    自由撰稿人任意也说:“看到这些剧烈悲痛的家属,我不得不问:中文世界的媒体和信息是不是也有责任?有没有什么东西延长甚至加大了他们的痛苦?包括过多指向马国和马航,其带来的不是问题解决,而是仇恨。此时应对家属提供更多信息,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排除阴谋论,为其提供真正的心理辅导。”

    对事件过度解读并不是好事

    3月31日,《广州日报》国际编辑温俊华撰文表示,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来西亚政府是导致飞机失踪的“刽子手”。微信朋友圈热传的关于马政府和机长谈判失败的说法,只是一个“阴谋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他所说的“阴谋论”,此前多家网站以《传言马航MH370失联卷入政治阴谋》、《劫机者曾和马政府讨价还价?》等为题,刊发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告诉记者,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而不是报道猜想,“"早上传谣、晚上辟谣"的情况应该好好总结教训,没有权威的来源不要瞎说。”

    针对网络上一些人呼吁抵制马来西亚等激烈言辞,4月4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表示,那不代表全体中国乘客家属、全体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的立场。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网络中总有部分人会有非理性化的表达。”据他观察,谩骂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为。

    一些学者也撰文认为,公共舆论不应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马方故意隐瞒信息,过度解读失联事件并不是一件好事。愤怒和谩骂既不利于探明事件真相,也无助于家属维权,媒体、学者也应该理性处理,把握分寸。

    本报北京4月6日电 

    作者:卢义杰 汪诗韵 张宇

(责任编辑:CN023)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