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记者王兴悦报道)“导航定位与GPS相当,优于GLONASS系统,中国的北斗已于2012年服务亚太。”21日,在十九大精神走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中,说起中国北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难掩自豪之情。
谢军向记者介绍,作为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00年首枚北斗一号卫星升空以来,就开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过程中填补了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2020年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的导航、定位、授时和特色功能,比肩国际先进卫星导航。
中国的北斗自主的北斗“一个大型的连续的运行系统一旦在研制过程中受制于人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国家的重大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在建设上自主可控,关键产品、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非常重要。”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北斗卫星系统自主控制和国产化的重要性。
谢军告诉记者,整个北斗工程从2000年第一次发射北斗一号双星,到积极推进北斗二号的立项,再到承前启后、目标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精确时间位置信息服务的北斗三号,北斗卫星三步走战略在实施、研制过程都秉承“体制上立足中国国情和我国工业基础,利用我国已有的成熟技术产品,一砖一瓦建设都坚持国产化和自主创新”的理念和选择。
中国的北斗中国的精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精度,是北斗的核心竞争力。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把目标放在尚未发射的第三代美国GPS导航卫星以及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设计指标上。
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星载原子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我国北斗卫星采用铷原子钟,同时还配置了性能更高的新研国产氢原子钟,将实现北斗导航定位“分秒不差”。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将提升1至2倍,达到2.5-5米左右,建成后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为民用用户免费提供约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未来,“中国精度”可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服务,可以满足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的需求。
中国的北斗用户的北斗:北斗系统非常重视用户体验。2012年北斗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从运行的连续性、定位的精准性和系统的可用性来看,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北斗全球系统非计划中断指标为每年0.4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北斗具有短报文等特色功能。如果说GPS只能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北斗系统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让其他人可以知道用户的情况,较好地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把短信和导航结合起来,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大特色,靠北斗一个终端,就可以导航、通信兼备。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世界上目前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洲的伽利略。如何履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这一对世界的庄重承诺?如何看待北斗和其它卫星导航的关系?这些都是北斗导航系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北斗卫星始终坚持将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性设计考虑在内。通过北斗兼容互操作技术,用户可以在终端上接收多个信号,实现多样化选择。
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等系统建成以后,导航卫星将达到100颗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全球用户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可用卫星信号,实现各大系统兼容,将对全球用户产生极大的好处。北斗不断加强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间的沟通,推动着世界卫星导航技术的兼容性应用。
2020全球组网中国北斗服务世界: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这也是中国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最后一步的开端,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建设战幕正式拉开。
2018年前后我国将完成18颗卫星发射,将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实现35颗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具备服务全球能力的目标全速推进,中国北斗正在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大到飞机航母,小到共享单车,北斗系统都在发挥作用,它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三步跨越的道路上自力更生、不断追求卓越。航天精神在北斗传承,中国智慧在北斗发扬,中国力量在北斗体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如今,这个梦想已经越来越靠近,中国的北斗已插上翅膀,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翱翔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