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晋江经验 > 正文

践行“晋江经验” 创造“晋江奇迹

2018-08-06 17:02:38  中国金融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

践行“晋江经验”创造“晋江奇迹”

福建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亮点频现

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七下晋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六个始终坚持”、“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如今16年过去了,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勇于拼搏的晋江人创造了“晋江奇迹”,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单强。

单强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福建是全国首批对外改革开放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近18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晋江经验”是改革开放40年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总结,其思想精髓和理论内涵与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福建侨眷资源丰富、民营资本充足,近年来发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精神。福建实体经济特别是泉州晋江一带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福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闽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设“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试点先后在闽落地,福建实体经济发展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如何把“晋江经验”贯彻落实到金融工作中?单强认为,就是要立足优势,回归本源,做深做好金融服务,使金融与实体企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晋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晋江特色道路和发展规律的寻根溯源和总结思考,不论在21世纪初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对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量实践证明,只要实体企业踏实坚持主业经营,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就能经受住经济波动的考验、抵御住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反之,若是实体企业偏离主业、脱实向虚,就会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和各类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链紧张,对企业实体经营造成较大压力,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金融机构也是如此,只要坚定支持实体经济,扎根社会民生,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注重风险防控,避免信贷资源向过热过剩的行业领域集中,往往能够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单强总结了近年来人行福州中支深入学习领会和践行“晋江经验”的五点工作思路。

第一,突出履职重点。一是保障信贷供给。2017年,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资金521.41亿元。2018年上半年,三次执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64.75亿元。二是重视风险管控。管面、控点、划线,持续深化金融机构流动性、非法金融活动等八类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多举措加强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探索形成对出口不收汇的检查方法。

三是融管理于服务。强化窗口指导、MPA考核等工作质量,指导地方法人机构增强资本实力,提升稳健经营能力。主动及时发出风险警示或提示,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有效识别风险。四是深化改革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进环境权益抵押融资,大力发展林业金融。建立与工商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推动构建信用惩戒大格局。

第二,体现地域特点。一是创新引领“红色产业”,发挥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应有的作用,扶贫帮弱精准发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践行“两山”理论,引导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支持福建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三是深化推进“蓝色经济”,发挥好“海丝之路核心区”优势,引导用好海峡蓝色经济示范区、泉州金改示范区等改革政策红利。

第三,攻关长期难点。一是补齐直接融资短板。鼓励引导企业将发行债券作为融资渠道的有效补充,2017年,全省企业在境内直接融资2339.01亿元,包括股票融资(含IPO和再融资)270.91亿元,债券融资2068.1亿元,其中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986.7亿元。二是优化小微金融服务。引导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制定《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助推福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20条具体扶持措施。三是规范个人贷款用途。加强对大额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管理,严格交易真实性审查验证,“因城施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及贷款期限,热点城市(福州、厦门)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第四,回归民生原点。一是创建普惠金融品牌。推动申报福建宁德、龙岩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配合总行牵头制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规范》,在全国率先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点升级改造,受理云闪付业务。针对“插花式”扶贫特点,大力推动支持个人、产业和项目精准帮扶。二是推动移动便民支付。全面打造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扩大示范城市和示范银行,以重点商圈、商户、街区为主,统筹部署推广云闪付APP,着力拓展移动支付行业应用,支付环境持续向好。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试运行开户许可证参与“多证合一”,建设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智能处理平台,海关税费征缴全面电子化入库,开通综合性涉税业务的银联办理通道,升级银联线下缴税支付方式,实现个人所得税、社保等13项涉税事项线上查询,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第五,聚集社会焦点。一是协作产业布局。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推广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贷协同”等科技金融产品。比如,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融入对接泉州晋江晋华集成电路生产项目,助力打破我国存储器领域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二是推动金融惠台。加快落实“惠台31条措施”精神,试点特殊经济区域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改革,持续提升台企台胞的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进和优化金融服务,两岸征信交流合作继续向前推进。三是助力外贸转型。简化单证审核要求,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引导外贸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开展“进百家企业、解百件难题”等活动,走访重点企业,了解外汇政策诉求,督促银行切实落实贸易便利化举措。

人行福州中支正是遵循了上述工作思路,有效统一了人民银行省内各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思想认识,工作举措的落实更加扎实。2017年以来,福建省金融回归本源的趋势明显,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亮点频现。

亮点一: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设立小微和社区支行355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35.05亿元,同比增长8.79%,新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过半配置在“三农”和小微领域。地方特色信贷产品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精细化融资服务,一县一品、一行一品的格局初步形成。

亮点二:绘制了金融风险图谱,运用央行评级结果向9家高风险的地方法人机构及所在地政府发出风险警示或提示,约谈17家经营不审慎的法人机构,有效维护了地方金融稳定。

亮点三:推进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发行了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一带一路”债券和国内首单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债券通”债务融资工具,推动路演了国内首单“债券通”熊猫债,总融资达额30亿元。

亮点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规范》被确定为金融行业标准,探索实施的古田县民富中心“银行+民富中心+农民”的合作模式得到联合国扶贫开发署的认可,开展的垄上行背包银行做法被世界银行报告采用。

亮点五:全省已实施“福林贷”、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林权收储贷款等系列产品。“福林贷”模式满足了只有零星分散林权的广大林农的资金需求,被中央生态办刊文推广。林业金融改革发展经验被选为福建推广实施的生态文明改革成果。

亮点六: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全省13个县(市)开展试点,总数列全国第三,试点地区改革探索的活力得到极大激发。2018年6月末,全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余额66.2亿元,同比增长122.27%。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