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最久的根据地之一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境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它位于罗霄山脉北段,处在三条铁路(南浔、粤汉、株萍铁路),一条大江(长江),三个省会(武汉、长沙、南昌)之间,境内山大林深,峰峦险峻,河流交错,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利于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长期坚持斗争。

高举红旗、坚持斗争

湘鄂赣边区人民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在大革命初期,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建立了农民自卫军和工农义勇军。北伐战争时,这里即是主战场之一,当地人民群众为支援北伐军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中国共产党发出武装斗争的号召时,这个地区纷纷建立武装组织,革命斗争风起云涌,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就在这里爆发,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湖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军参加了起义,并跟随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奔赴井冈山。

1928年7月,中共湘东特委成立,滕代远任书记。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5军和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机关恢复后,滕代远任书记。11月,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转入井冈山地区后,王首道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黄公略率红5军一部在湘鄂赣边地区播撒革命火种,开辟革命根据地,后改称红军湘鄂赣边境支队,黄公略任支队长,张启龙任政治委员。1929年8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4军第5纵队大部返回湘鄂赣边。9月,与红军湘鄂赣边境支队合编重新组建红5军。10月,湘鄂赣革命委员会成立。

1930年6月,湘东北的平江、浏阳,鄂东南的大冶、阳新、通山、崇阳、通城和赣西的修水、铜鼓、万载等地,大都已成为苏区。同时,红三军团组成,彭德怀任前委书记兼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辖第5军、第8军。随后,红军独立师扩编为红军第16军,归红三军团建制。8月,红三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9月,红一方面军从湘东地区转向赣西南地区,红16军留在湘鄂赣苏区坚持斗争。

1234...全文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