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2018-12-03 15:24:33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张哲浩马荣瑞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门口,矗立着一尊铜色三人群塑:两位身着军装的八路军战士与头顶白羊肚手巾的陕北老乡正挥舞着镢头奋勇向前,破地开荒。

“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执行中央在边区兴起大生产运动的决定,1941年春,王震率领八路军第359旅,肩挎钢枪,手握镢头来到南泥湾——这个位于延安东南45公里的北方小镇,谱写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壮美史诗。

从“荒山臭水黑泥潭”的“烂泥湾”到家喻户晓的“好江南”,南泥湾的命运从此与镢头——这件极其寻常的农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把镢头8寸长,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74岁的侯秀珍老人家里保存的一把老镢头却磨损得只余4寸。那是侯秀珍的公公、时任359旅719团9连连长刘宝宰开荒时用过的。

锈迹斑斑的老镢头是时代的军功章。年逾古稀的侯秀珍依然清晰记得刘宝宰讲述过的那些南泥湾开荒往事——

359旅刚到南泥湾的时候,遍地全是沙柳滩。战士们就砍梢林开荒——开垦山地种黄豆,开垦旱地种玉米,开垦水田种水稻,一把镢头白天开荒地,晚上掏窑洞,困了累了,就在梢林里搭个草棚安家;渴了饿了,就摘野果代粮充饥……镢头磨短了,南泥湾变样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已然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布满山,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记者见到了大生产运动时期359旅生产生活使用过的各类历史实物:桦树皮做的笔记本、子弹壳做的蘸水笔、359旅战士自产的军服,当然,也少不了部队官兵使用过的各式镢头。

718团的模范班长李位在全团组织的175名突击手开荒竞赛中,挥舞着一把4斤半重的大板镢,每分钟落地48次,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纪录;359旅的排长郝树才挥舞宽1尺、重9斤的特制老镢头,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的劳动英雄。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实物、一张张热火朝天的开荒图片,换来一串串令后人难以想象的数字:

1941年,南泥湾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军队向政府缴纳公粮的先例。

“面对困境,359旅的战士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嘹亮的歌声唤醒沉睡百年的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万亩良田。”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部长牛建华说。

曾经的南泥湾以开荒论成败,用一把镢头刨出个“陕北好江南”,把广袤的沼泽地改造成种植面积一度达7000多亩的水稻田。然而此后70余年间,由于水源、生态等原因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中成千亩水田改为旱田,甚至沦为荒地。

“山上开荒砍光了树,一下雨,山下的稻田就成了黄泥滩。”侯秀珍这样形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泥湾水土流失的严峻情势。

1999年,延安地区开始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侯秀珍二话不说,就扛着公公刘宝宰开荒时的老镢头上了山,在当地三台庄栽了3年树。

1999年,南泥湾完成退耕还林8421亩,2000年4627亩,2003年24000亩……至今,南泥湾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4833亩。

从父辈开荒到儿媳种树,同一把镢头下,南泥湾变绿了,水土流失不见了,稻田保住了!

2013年起,延安市治沟造地办通过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将南泥湾仅存的300多亩水稻恢复到2000多亩,“陕北好江南”重现稻田蛙声。

今年5月,青岛袁米集团运用独创的“四维改良法”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对南泥湾桃宝峪、南阳府等行政村共计500亩次生盐碱地进行农田现代化改造试点,试种的海水稻当年平均亩产就超过500公斤。

“此次试种的海水稻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成熟时稻株通体金黄极具观赏价值。来年,我们准备将实验田扩大到1000亩,搞‘水稻作画’带动当地旅游发展。”青岛袁米集团植保主管刘兆良说。

如今的南泥湾,正在文化旅游、红色教育、森林康养、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道路上累积动能,蓄势待发。

《光明日报》(2018年12月03日03版)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