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好文章 “留绿”向未来——广西柳州民生发展新观察

2018-11-26 14:31:14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南宁11月26日电 题:“免费”好文章“留绿”向未来——广西柳州民生发展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卢羡婷

在广西柳州,市属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城市道路停车位免费停车1小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全部吃上“免费午餐”……这组“免费清单”,让柳州人民习以为常而又充满自豪。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工作目标和追求,努力发展民生事业。如今的柳州,城市更加漂亮,教育趋于均衡,看病愈发方便,居住不断改善,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蓝图徐徐展开。

一张数不尽的“免费清单”

午间下课铃声响起,鹿寨县寨沙镇龙江小学的1277名学生有序地来到食堂,排队领取免费的营养午餐。

姜丝炒麻鸭、瘦肉炒西葫芦、猪红豆腐汤,荤素搭配得当的两菜一汤让六年级的莫雨萱感到很满足,她觉得“比家里的饭菜还要好吃”。莫雨萱说,学校每天都有营养午餐,这让在外务工的父母很放心。

过去,许多农村孩子上学山高路远,中午只能吃一些冷饭、干粮。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柳州市率先在三江、融水、融安三个贫困县义务教育段农村学校实施“免费午餐工程”,由政府出资,让贫困学生每天上学都能吃到新鲜营养的午餐。2011年秋季学期,柳州将“免费午餐”推广到所有县区,在广西率先实现“免费午餐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免费午餐”只是柳州“免费清单”的其中一项。近年来,柳州在公共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特别是实行降费、免费措施,减轻群众负担,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自豪感。

2007年,柳州市属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2014年,柳州市停止收取城市路桥机动车辆通行费,“路桥费”由市财政买单;2017年,柳州市实行城市公共道路1小时内免费停车;2017年,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提出让市民“多跑运动场、少跑医院”,两所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2018年,柳州市体育局所属的五大体育场馆市民健身运动项目收费标准全面下调50%。

柳州市干部群众认为,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需要勇气和底气。没有让利于民的执政理念,就不会有勇气去做;没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支撑,就不会有底气去做。

一份缩小城乡差距的“共享保单”

柳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拥有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工业发展带来了城市聚集效应,但柳州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推进,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尤其在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力求均等化。

“可以晚一点修一条路、一座桥,但不能晚一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让柳州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让基础教育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同步。”郑俊康说。

2012年,柳州试行集团化办学,由1所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加若干所同学段的学校组成教育集团,把优质学校作为“孵化器”和“培育基地”,通过输出管理、共同教研等方式,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进行全方位帮扶。

“现在的学校不仅宽敞、漂亮,还有少年模拟法庭和少数民族多媒体课堂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柳州市公园路小学马鹿山校区六年级学生韦馨怡说。

韦馨怡原来就读的马鹿山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三年前,学校合并到公园路小学进行集团化办学,城中区政府对学校进行重建,如今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

2013年,柳州市启动“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新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31所,保障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在医疗保障方面,为破解县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柳州探索建立了10对由三级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组建的紧密型医联体;15家县级医院与55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共体建设,让县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三甲医院”的治疗。

柳州为群众提供的民生保障日趋多元化、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份留给后世的“幸福遗产”

每年春天,柳州都会因为满城盛开的洋紫荆花吸引世人的目光。这座美丽的城市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我国著名的“酸雨之都”。痛定思痛,柳州打响了一场持久的“环境保卫战”,全面调整工业布局,重污染企业退城进郊。

经过环境治理,柳州“柳江环境整治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捧回“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今年年初,柳州市将价值10多亿元的205亩商业、商住用地转为休闲绿地。一直以来,柳州十分注重在黄金地段为城市“留绿”:750亩地用于新建紫荆花公园,16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博物馆,市区黄金地段102亩地建街心公园……

如今,柳州市民可以骑车徜徉在30多公里的环江滨水大道上,可以在每年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和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中感受“速度与激情”,可以在降费、免费的体育场馆中享受体育发展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