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河南洛阳:打通乡村教育的“末梢神经”
央视网消息:让孩子们接受更均衡的义务教育,关键之一就是要补齐“乡村教育弱”的短板。在我国广大农村,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末梢神经”。40年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曾面临因生源减少而萎缩的“阵痛”,却也在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的时代变迁中得以“重生”。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正在广大乡村落地生根。
这里是河南,全国的教育人口大省,义务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是全国最多。在偏远的乡村,这一所所学校就承载着很多农村家庭对孩子成才的期望。
每周一早上6点,洛阳新安县村庄里的一条条“乡间小道”就成了“求学之路”。很多读小学的孩子会在这一天被家长送回学校,开始一周的校园生活。
学生家长郭春彦:“孩子住校,我周一用半个小时送送他,然后周五的话,再去接一下。”
被妈妈领着的孩子叫介梦哲,家住洛阳新安县的上坡村,在3公里外镇上的白墙小学读四年级,因为往返不便就住在学校。其实在他家门口,曾经也有一个教学点,但它和很多乡村学校一样,因为生源的减少最后一点点地“消失”了。
新安县山碧小学原教师王西智:“我是1978年7月到学校参加教育工作,当时最多的时候就学生有一百六七十个,教师有十余来个。随着社会发展,父母进城打工,把学生都转走了,越来越少了,就剩几个学生了,就我一个教师,那是办不下去了。”
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师资流失,这是当时全国很多农村都在求解的难题。为保证乡村的教育质量,国家从2001年起开始了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把不具备生源条件、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校,撤销合并入条件更好的乡镇中心校,集中资源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