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其初衷是打破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天文学的垄断。在它落成不久的漂亮新园区中,科学家正在研制下一代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装置。
在微观世界,中国人也稳步前进,重新阐释着庄子对物质结构“无限可分”的理解。相关研究催生了量子通信、中微子、铁基超导、外尔费米子等领域的突破。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纳米研发的民营企业。它开发出的纳米材料是一些白色粉末,但在显微镜下,是一个个直径比头发丝还细的规则球体,具有强大吸附力,可用于生物制药和液晶显示。
“这打破了以前被美国和日本等国垄断的技术,为国家节省了数以亿计的进口费用。”公司董事长江必旺说。
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新中。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5年,为传感器和隔离器提供核心芯片,创办人都是“80后”。
首席执行官王升杨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整体上是一个非常研发导向的公司,“简单模仿的逻辑难以延续”。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欧盟总合,仅次于美国,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额21%。中国的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5.3%。
改革
中国重返科技大国阵营得益于改革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诸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科技发展研究计划”“火炬计划”等,促进科技发展。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发中心主任甘霖说,国家很早就对超算研究进行布局,确定一是引进外国技术,二是立足国内自主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