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镜头中的公交之变(2)

2018-10-23 13:36:3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一张黑白相片上,方头方脑的“黄河通道”安静地停放着。“这车是1976年北京汽车修理公司试制的BK670黄河牌公共汽车,红白相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可是北京公交的绝对主力。”刁立声说着,又拿起旁边的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女乘务员穿着棉袄,正把一大桶热水举过肩膀,倒水“温缸”,“那时候干公交,苦,就这‘温缸’,一加就要四五桶,没把子力气根本干不了。”刁立声说,“那时候乘客也遭罪,车厢四面漏风,冬天像冰窖,夏天似蒸笼。”

“温缸”这活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黄河通道”更换为斯太尔“白通道”,新车用上防冻液,“举桶加热水”才成为历史。“新车型密封也好多了,地板也平整了。”刁立声说。

此后,刁立声的镜头中,公交车车型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先是颜色上的变化。起初的“红白”变成了跳跃的“黄绿”,进而又是沉稳的“灰蓝”……最新的照片中,长安街上的大1路已穿上了耀眼的中国红。

接着是性能的变化。1999年,北京第一代新能源公交车——300辆以CNG(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京华BK6111CNG型公交车跑上长安街,随后,双动力电源无轨电车、福田LNG(液态天然气)通道车、纯电动公交车……环保车型越来越多,“没有噪音,没有燃油味儿,运行更平稳,乘坐更舒服,咱公交也为北京的蓝天做了不小的贡献。”说到这里,刁立声一脸自豪。

“还有一个变化呢。”刁立声略显神秘地抽出一张照片——这是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张黑白照片,公交车门前,黑压压地围着一群人,大家蜂拥而上,车门都快关不上了,“瞅瞅,都挤成相片儿了。”刁立声嘿嘿一笑,又拿出一张相片儿——这是1999年刊登在《北京日报》上的一张相片儿——在广安门北公交站,公交站牌站成了排,经过此站的运营线路由1条发展为18条。每块站牌边,等车的乘客都站在对应区域内有序排队。当年,公交总公司开通新线55条,调整、延长线路40多条,乘客在车上不会再被挤成“相片儿”。“后来,咱北京又有了‘排队日’,先下后上,排队乘车成了咱北京的‘礼儿’。”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