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人民的期盼就是改革的动力”——“大包干”带头人寄语改革

2018-10-18 10:32:1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图文互动)(1)“人民的期盼就是改革的动力”——“大包干”带头人寄语改革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田野景象(9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新华社合肥10月17日电 题:“人民的期盼就是改革的动力”——“大包干”带头人寄语改革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杨玉华张紫赟

历史总在一些特殊的时点给人启迪。

改革开放40年之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再次锁定人们目光。40年前,小岗18位农民“贴着身家性命”干起“大包干”,成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这18位庄稼汉也成为名震一时的改革英雄。

40年后,18位带头人只剩下10位,多数已年逾古稀。谈起当年改革传奇,他们仍记忆犹新;说起当下深化改革,他们期盼热切。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图文互动)(2)“人民的期盼就是改革的动力”——“大包干”带头人寄语改革

安徽凤阳小岗村(9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严立华:“老百姓盼望啥,改革就要瞄着啥”

【改革故事】那张按满红手印的“生死契”,就诞生于严立华家当年的茅草屋。

四十年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年挣的工分只能分到百把斤粮食。有一年,严立华午收就领了七斤半麦子。为了活命,他只好与村民们“扒”火车到外地讨饭。

饿怕了的小岗人心里明白,想吃饱饭,必须干天下人之不敢干:分户单干!为了不走漏风声,大家特地选了有前后两进房的严立华家,在里屋秘密商讨按下举世闻名的红手印。

次年,小岗便迎来丰收,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十余年产量的总和。

严立华家收了五六千斤稻谷、千把斤花生,高兴地一把扔了讨饭棍,“馒头米饭,十年没想到嘴,终于吃上了。还有钱养猪了,一两不卖,自己吃!”

随着腰包逐渐鼓起来,严立华开始扒草房盖瓦房,瓦房变平房再变楼房。前几年,他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和家人开办起“红手印农家菜馆”。在餐馆收银台后还摆放了生活用品货架,算是微型超市。

随着小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今年初老严和其他小岗村民一样,每人分得350元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的分红。形容起当前生活,他即兴说了句顺口溜:上街不用跑、吃饭不烧草、夏天不扇扇、冬天不用烤。

【严立华寄语】冒着风险搞“大包干”,是为了能吃饱饭。群众盼啥,改革就应该改啥。这么多年,我们能过上好日子就靠这一条。盼种地不交税,盼来了税费改革;盼看病养老不愁,盼来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盼土地流转不损害农民利益,盼来了土地确权……现在就盼着小岗变得更富更美,改革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专家点评】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刘奇: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已不仅仅限于吃饱穿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观,改革才能切中要害、造福群众、获得成功。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图文互动)(3)“人民的期盼就是改革的动力”——“大包干”带头人寄语改革

2018年3月23日,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左)和儿子严余山在小岗村合影。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