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两年实施方案,联合发布首个环保统一标准,实现区域空气重污染统一预警分级、应急联动、共同应对;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加快建设,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持续推进、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成效显而易见,京津冀13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较2013年分别下降33%、34%。
在产业对接协作方面,构建“4+N”的产业合作格局,累计签约工业项目60余个、涉及投资约1000亿元,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额较2012年增长了3.1倍,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13年翻了一番。
不仅如此,在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方面,北京把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将主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交通互联、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形成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改善民生重在提升居民获得感
让城市发展更美好,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居民生活变得更美好,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增强百姓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5年来,北京90%以上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民生改善项目,累计安排1410.4亿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项目。
根据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五年投资年均增长7.4%,规模突破8000亿元,以生态环境治理、轨道交通建设、保障房建设、公共服务均衡等为重点基础设施投资占比逐年增加,由2011年的23.7%提高到2016年的28.4%,今年1-4月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31.1%。
在“蓝天保卫战”中,北京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全面关停四大燃煤电厂,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全市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23.7%、64.3%、7.7%、15.6%。今年1-4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13个城市中位列第4位。
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五年累计安排城市交通项目达612.4亿元,其中2016年173.9亿元,是2011年的2.23倍。值得关注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74公里,位居世界同类大城市前列,在建里程超过300公里,为历史之最。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从2011年的646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119万人次,轨道交通出行已成为公交出行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