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幸福的奋斗者 > 正文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

2018-08-06 16:57:15  内蒙古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的确,“两个十五年”奋斗目标高屋建瓴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蓝图,“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则洞察秋毫地定位了人民的需求、每一个普通人梦想的目标。如果说凝心聚力、精诚团结、谋之以众是实现梦想的基础,那么不离不弃、孜孜以求、夙兴夜寐的追求和奋斗才是实现梦想的核心支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我们的不懈奋斗。在此过程中,明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奋斗者的目标指引,耐心而专注的工匠精神成就奋斗者的能力素养,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则成为奋斗者的精神核心。

以明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作为奋斗者的导航之标

一艘红船,孕育了党的生命,一支队伍,敢教日月换新天。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历程,真可谓大浪淘沙。在革命的历程中,有背叛者、有脱离者,更有着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坚持者、践行者、牺牲者,正是有了以实现共产主义,以中华民族摆脱深重灾难、重获独立自由为己任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们才能前赴后继为这一理想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理想、信念这两个词自古以来都是奋斗者们行动的灯塔,从“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从“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到“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古今中外都对理想信念的指引作用不断肯定。在现实情况下,拥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则并不是一件易事。中华民族是始终为了理想信念不断奋斗着的民族,历史上我们创造过无比的辉煌,近代我们不断抗争着大变局的屈辱,当前我们构建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追寻梦想,不断奋斗的道路上,理想信念始终散发着光辉,而这种光辉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擦拭,不断地蓄力去点亮。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缓,面对国家经济、制度结构改革的深水区,面对国际上单边主义、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的抬头,的确有人在怀疑我们的复兴之路能否顺利地走下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面对日益繁多的各种诱惑,面对各种文化的不断冲击,的确有人在怀疑我们党的自身建设能力、执政能力能否应对各种挑战。面对这种种质疑,我们更应予以正面的回应: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会改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国家公民的个人理想应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相融合,以共同奋斗为理想,以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为理想。这样的理想则更为明确、更为坚定、更为持久。

以耐心而专注的工匠精神

打造奋斗者的能力素养

当“差不多就得了”成为衡量工作标准的口头禅,当“可以取个巧走个捷径”成为看待工艺流程的“独特”眼光,当“实在不行山寨一个”成为打造各种产品的创作起点,我们的产业创新之路、自主之路甚至国家的发展之路必然会被堵死。为了打破这种社会的所谓“常态”,为了消除各行各业的浮躁心理,工匠精神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准确的价值定位,必然承担打造奋斗者精神和业务能力的双重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敬业报国,匠心圆梦,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的劳动者,尤其是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制造业劳动者们都在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中国制造业的辉煌。一部《厉害了,我的国》显示了我国在装备制造业、交通、物流、智能化等诸多方面举世瞩目的成就。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劳动者要践行工匠精神,必须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哪个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灵魂都是体现行业竞争力的核心,而当前社会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则是打造各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大障碍。在社会生产中,不仅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的滋养,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以高等教育为例,虽然教师与产业工人表面上并没有多少联系,但之所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匠心”则更需要加以树立。与工匠们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的理解不同,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本身所面对的就是有着丰富思想、观点的学生,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灵动的思想需要走向成熟,需要引导和塑造。精细、严谨地将教育工作做到极致,不断反思反省,追求实务精进的匠心精神,这是教育思想需秉持的应有之义。

以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作为奋斗者的精神核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传统中国人对于自我思想不断反省和变革的标准,“归零”与“打破习惯”则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准则。是否是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其根本因素是人的道德和能力素养,而关键因素则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自省和革新精神影响着奋斗者的道德素养,而当代基于庞大信息流基础上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则孕育着奋斗者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衡量中国的发展变化最为贴切。其中的“新”和“异”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驱动。革故鼎新,中华民族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来自每一个个体在自身领域中的不断创新进取。大到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机构优化,小到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变迁;从以前的各行业各领域“山寨”“复制”盛行,到今天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的品牌风靡世界,创新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不竭动力。在为实现梦想而进行的奋斗中,我们必须掌握创新这一利剑,以助我们披荆斩棘。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天马行空,更要具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践策略。在新时代,人才的定义进一步拓展为了兼具创新精神及奋斗意志,同时又以理想信念的实现为目标的一群人。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不断打破陈规旧习的勇气,又要有筚路蓝缕的隐忍,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又要有多朋广助的胸襟。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词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奋斗目标和奋斗前景。作为精神最为富足的奋斗者们,我们必将在这一伟大征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执笔人:丁瑞雪,包头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