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十大建筑”见证奇迹(4)

马国馨说,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是“十大建筑”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很多关键节点上,周恩来总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远的政治眼光,为十大工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是“十大建筑”深受百姓认可并成为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

在大会堂施工过程中,有人提出,万人大礼堂层高过高,显得人很渺小,但观众席的两层挑台又使人感到压抑。这个看似矛盾的技术难题被周总理用一句王勃的名句点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周总理的启发下,设计师把顶棚做成象征天体空间的大穹隆形,与墙身交接处则由直线改为圆角,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效果。穹顶上,三层水波形的暗灯槽围绕着红五角星,500个灯孔点缀其间,观众一抬头就可见繁星点点,丝毫不会感到生硬和压抑。

邵韦平表示,“水天一色”的绝妙构思具体而生动,避免了空间尺度失衡,体现出人民殿堂的亲和力,这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给予了我们积极的启示,是中国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人民团体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这里锚定启航;钓鱼台国宾馆接待了千余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美建交的新闻从民族饭店传向世界;华侨大厦更是见证了海外侨胞投身祖国怀抱的拳拳赤子情;中国国家博物馆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会客厅一般的存在。“十大建筑”也开创了多个领域的先河: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第一个全国性农业成就展览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主场地,第一个大型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缩影。几十年来,一座座壮丽华美的建筑拔地而起,北京国贸大厦、鸟巢国家体育场、上海金茂大厦、广州“小蛮腰”……这一栋栋建筑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勃勃生机,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过程中最有力的注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康琼艳)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