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有地方“P图整改”敷衍环保督察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批评(4)

有地方“P图整改”敷衍环保督察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批评(4)
2019-09-09 09:06:14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滩涂承包人擅自挖沟堆土引流海水进行养殖的问题,责令镇政府组织力量恢复原状。但钱建巨作为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镇“滩长制”领导小组副总滩长,在上级多次责令其整改的情况下,直至2018年9月仍未能按时完成整改任务,造成不良影响,当年10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担当,问题长期积压,上级督察时仓促应付,‘藏’问题,检查组一走,污染照旧,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通过督察检查帮助地方解决问题的初衷,必然造成污染反弹。”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

层层传导压力严肃追责问责

环保问题暴露的是干部问题。如果不解决政治生态问题,自然生态问题也难以解决。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常务理事冯嘉直言,“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这些现象,其实并不是地方政府没有办法治理,实际是不愿意治理。”如今考核地方领导干部倡导绿色GDP,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也要考核环境质量,他们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原因很简单,经济指标依然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无法跳出“数字出政绩”的固有思路。

因此,进一步改进考核体系,避免一些地方对当地招商或扶持的高利税企业涉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为当务之急。有专家建议,在一些污染特别严重的地区,经济发展可以适当让位于环境保护,“因为从根本上改变考核机制,地方政府就会有一些触动,积极性则会大大提高”。

还有一些专家建议,“应通过督察切实传导环保压力,提升责任意识,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让环保真正成为地方政府工作中的常态。”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