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吴关荣:苏轼治理古运河

吴关荣:苏轼治理古运河

北宋煦宁(1068-1077)年间,大文豪苏轼(东坡)来杭为官,因其勤政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在当地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那年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惹恼了皇帝,由京官被贬为杭州通判

,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

。由于受到了排挤和打击,到了杭州后的苏东坡有些心灰意冷,他无心政事,整日邀一些文人好友游览西湖,并吟诗作赋。

这天,湖上雨后初晴,景色如画,苏东坡和好友们兴致颇高,就叫了一个歌舞班来船上助兴。在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歌曼舞。在这歌舞班中有一位少女,年芳十五六岁,姿色艳丽,舞技出众,就好像山鸡群中的凤凰,特别引人注目。苏东坡此前一直在京城为官,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却也不禁对那位少女大加赞赏。一曲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那少女又恰好坐在苏东坡的身边。这时的少女已卸去了浓妆,换了一套素净衣裙,只见她淡妆素雅,清丽脱俗,与先前相比,又别有一番韵致。窗外美景,座前美人,使苏东坡那颗黯然的心又活跃了起来,对那少女也越发喜欢了,不由得触景生情,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波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字面上说的虽然是古时的美女西施,其实却是对眼前的少女有感而发。苏东坡的朋友们见他对这名少女大为青睐,也便顺水推舟,从中作伐,让那名少女做了苏东坡的小妾。少女名叫王朝云,钱塘人氏,为人乖巧伶俐,善解人意,是苏东坡一生中的红颜知己。

一天,苏东坡问王朝云:“你是钱塘人,钱塘素称鱼米之乡,物产富饶,百姓衣食无虞,你又怎么会沦落风尘的呢?”王朝云说:“老爷有所不知,贱妾家住城东,父亲原先在码头给商船上搬运货物,虽然辛苦,但一家人尚可温饱。后来因那条盐运河(即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段,又名上塘河、古运河)年久失修,河道堵塞,能通过的商船越来越少,若是遇上大旱之年,更是彻底断航,父亲无事可做,家里顿时陷入了困境,不得已才将贱妾卖到了歌舞班里,后幸得遇见老爷,才使贱妾得以脱离苦海。老爷可亲自前往皋亭山麓察看,河道堵塞的情况至今尚未改变,长此下去,也不知有多少人家要卖儿鬻女,家破人亡呢。”听了王朝云的话,苏东坡简直不敢相信,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居然也会有这样的惨事。

第二天一早,苏东坡便来到了皋亭山南的盐运河边。由于近来一直天旱无雨,只见河道高低不平,凸起的地方早已露出水面,几艘不大的商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浅水中动弹不得,船家们都在焦虑地企盼着上天保佑,能够及早下一场大雨,也好解眼下的燃眉之急。这时,有几个十来岁的小孩沿途乞讨着走了过来,这些小孩有男有女,全都衣衫破旧,面如菜色。苏东坡迎上去问:“孩子们,你们都是哪里人啊?不好好待在家里,为什么要来沿街乞讨?”孩子中一名稍大些的女孩,忽闪着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说:“我们都是住在这盐运河边的,现在河里不通商船了,父母们赚不到钱,我们就只好出来乞讨了。”看着女孩那聪明乖巧的样子,苏东坡仿佛又看到了王朝云的影子,心想再这样下去,也不知有多少女孩子会沦落风尘,又有多少男孩子会铤而走险,被迫去做贼做强盗啊。苏东坡拿出身上的散碎铜钱分给了那些孩子。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作品选登

(皋亭山河段;图片来自网络)

回到家里后,他把这天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王朝云。王朝云说:“盐运河堵塞,不光在河上讨生活的人家断了衣食来源,沿河大片的农田也得不到灌溉,收成锐减,农户们也都一日三餐难以维持了。这盐运河由于受到皋亭山泥沙的冲击,以前虽也疏浚过几次,但收效甚微。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就得改造一段傍山而流、经常堵塞的河道,然而官府以经费不足为由,迟迟不予解决,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了解了情况后,苏东坡联想到有些官吏不顾百姓疾苦,只为自己作威作福,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出了“墁事星火急,谁能恤衣耕”两句满怀激愤的诗句。

苏东坡去找太守沈篝商量,希望他能拨出一批库银来,在皋亭山下另辟出一条河道,以利舟楫通行和灌溉农田。这杭州太守沈篝也是一名才高八斗之人,与苏东坡也曾有过诗赋对答,如今一起共事,更是能推心置腹。当下沈篝苦笑了一声说:“子瞻兄你也不是不知,动用库银是要上报朝庭批准的。可是天高皇帝远,朝廷只知江浙一带富庶,杭州又是人间天堂,却不知百姓也有这样的疾苦。有关疏浚河道之事,我也曾上报过几次,都没有得到批准。”苏东坡说:“那你我就不管这事了吗?”沈篝说:“管当然要管,不过还要等机会,不能操之过急。何况眼下已另有要事——朝廷发来加急公函,要我们尽快将官盐运送进京,这件事若是延误了,你我可是都要掉脑袋的。此事就烦请子瞻兄去操办一下。”

当时的杭州钱塘江滩涂都是盐田,也有许多烧盐厂,是京城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食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每年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官盐运送至京。盐是生活必需品,既然是朝廷催送,地方官自然不敢怠慢。苏东坡接受了这个任务回到家后,想到对解除城东百姓的疾苦一时之间尚力不从心,不由得连连摇头叹息。细心的王朝云见苏东坡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老爷为何叹气?”苏东坡其时已将王朝云当成了一生中最亲近的红颜知己,就把如何与沈篝商量新开河道,以及朝庭催送官盐的事都告诉了她。谁知王朝云听后非但没有一丝担忧,反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苏东坡见她这副神情,正感奇怪,就听王朝云说:“恭喜老爷!贺喜老爷!”苏东坡不解地说:“喜从何来?”王朝云说:“据贱妾所知,以前的官盐都是从城东的盐运河启运的,后来由于盐运河堵塞,才改由陆路运到城北运河落船,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如今既然朝庭催送官盐,老爷何不趁机上奏,只有疏浚了上塘河水道,才能方便运送官盐,这样岂不是既能完成朝庭的差事,又能救城东百姓于水火吗?”

苏东坡一听此计甚妙,当下毫不迟疑,立刻赶去和沈篝协商。沈篝也觉得此计有益无害,值得一试。二人当即写好奏折送了上去。不多久,朝廷果然批了下来,允许动用库银十万两,重开罗沟坑,确保上京的盐船顺利通航。于是,苏东坡马上召集仁和、海宁两县知县(当时的海宁县辖属杭州府),议定了疏浚河道的紧急方案,一面申报朝廷备案,一面征夫开工。由于这是件为百姓办的好事实事,因而得到了沿河民众的全力支持,大家热情高涨,凡是有劳力的家庭,全都起早摸黑,自觉出工,工程进度很快。苏东坡对这项工程非常关心,施工期间,他一直住在赤岸埠的玉润宫,亲临现场督促。

王朝云对新河道的开工自然更加高兴,几次前往玉润宫,一则照料慰藉苏东坡,二则探望那里的父老乡亲。这天早上天刚破晓,苏东坡和王朝云就被一阵高亢急促的鼓点声惊醒了,二人披衣下床,到了外面一看,只见在曦微的晨光中,无数人扛着工具,步履匆匆地从四面八方赶往工地。见了这热闹的场面,苏东坡再一次诗兴大发,满怀激情地即兴吟道:“咚咚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这脱口而出的两句诗和他此前所吟的两句配合,竟成了一首完整的绝句:

墁事星火急,

谁能恤衣耕。

咚咚晓鼓动,

万指罗沟坑。

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其中的罗沟坑指的就是现在的上塘河,也是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期间留下的政绩之一。据说苏东坡在杭的任期满后,乘船回京述职时,运河两岸相送的人群绵延不下十里,场面颇为壮观。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作品选登

(上塘河;图片来自网络)

十五年后,苏轼再次奉命来杭州任知州时,发现杭州的老百姓没有忘记他,大凡上了年岁的人或了解他的人,都把他视作最亲的亲人一样,问寒嘘暖,使他激动不已。又即兴吟诵:“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这诗句和他疏浚河道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

作者:吴关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

(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我身边的运河故事"(浙江段)征集发布活动稿)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