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时代同行
█梁晓声
江山代有才人出,依我看,当下中国文坛呈现的是以“70后”作家为中坚创作群体、“80后”作家群体处于创作准备阶段的代际格局。
“70后”作家在创作精神方面与“60后”“50后”乃至年龄更长的作家们是基本相通的,如对人文品质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对时代脉搏的主动把握,对社会现象的积极洞察等,“基因”类同。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风貌,在“70后”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延续。但在创作经验方面,“70后”作家的表现则更为丰富,几乎迄今为止古今中外一切创作方法,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发现相当积极生动的实践。这是我观察到的一个新现象,年轻的作家正在汲取着新中国70年文学经典的养分,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回顾中国当代文学70年光辉历程,不难发现,忠实记录共和国发展的每一个脚步,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画像是一个最大特点。《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讲述革命战争时期仁人志士们秉持的崇高理想和作出的巨大牺牲。《三里湾》《创业史》《铁水奔流》等作品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如火如荼,为人们了解共和国建设者的精神面貌提供了鲜活教材。改革开放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先后出现,《乔厂长上任记》等作品开风气之先,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做出了生动诠释。
今天,中国文学正在从“高原”迈向“高峰”。文学队伍日益壮大,青年作家佳作频出。文学类型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纯文学作品,近年来,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儿童文学的火热有目共睹。文学出版日益繁荣,每年仅长篇小说出版就有上万部之多,还不包括规模庞大难以统计的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麦家、刘慈欣等作家广受欢迎。
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作品与作家秉持的文学精神密不可分。说是信仰,也非妄言。即:创作者希望作品有温度,它才会有温度;创作者愿意接地气,它才会接地气;创作者在乎人文品质的有无,它才会具有人文品质;创作者确信作品中的某种价值观,它的价值观才有感染力。
叶小纲
让音乐讲中国故事
█叶小纲
艺术是时代的写照,音乐也不例外。伴随共和国70年成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融入人民,不断拓展新面貌,奏响时代之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相继诞生,作品《梁祝》《红色娘子军》、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等,反映出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开始与世界接轨,和世界同步,音乐创作迸发出新的活力。我创作的《星光》首演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钢琴、合唱并加入“宇宙声”,体现了包容、友好、大气的国家形象。新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创作在数量、深度以及广度上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以交响乐来说,今天的中国交响乐创作已经不输于任何国家,并且在民族化、接地气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在中国家庭长大,中国古典文化熏陶必不可少,还受到德国音乐的影响,并曾在美国学习。独特经历形成了我作品的气质。《鲁迅》《地平线》《喜马拉雅之光》《草原之歌》等作品,是我对中国人文、生命和自然的思考。我始终认为,能够长久流传、成为经典的音乐离不开家国情怀的滋养。无论何时,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家国情怀都是激发美、创造美的重要火花。
让中国音乐“走出去”,让更多人聆听中国故事,是我长久的努力和追求。由此创作的“中国故事”系列作品,汲取了中国大地上的人文、历史、地理、风俗,铺陈开一幅幅灿烂的中国画卷。2013年9月,我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中国故事—喜马拉雅之光”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这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第一站。此后,“中国故事”音乐会足迹遍及德国柏林、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还有印度加尔各答、秘鲁利马等。这些成果不单属于我,更是中国交响乐发展的印迹和缩影。
70年,中国音乐又站在新起点。我们音乐人须砥砺前行,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在高原上永攀高峰。
书写伟大复兴的磅礴诗篇
1949年10月1日,时间在这一刻重新定义。新中国,将“人民”熔铸进共和国的姓氏,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史诗由此着墨,文明开启新章。
70年来,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中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培育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和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广大文艺工作者竞相奉献精品力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不断守正创新,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是公共文化勃兴、人民文化权益彰显的70年。
7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仅有21座博物馆、55座公共图书馆、896所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乡镇文化站几乎一片空白。而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家、文化馆站44464个、博物馆4918座,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文化共享服务点遍及城乡,广播电视贯通全部行政村,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站随处可见……保基本、保均等、保便利、保公益,文化权利已经与经济、政治等各项权利一样,成为公民权益的必然组成部分。“万卉染春色,生意岂不沛”,亿万中国人受惠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雨露,文化获得感实实在在。
这是文艺创作百花齐放、人民文化文艺生活日益丰富的70年。
70年前的中国舞台上,全国仅有艺术表演团体1000余个。截至2018年底,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达到17123个,全年推出剧目上千种,演出收入152.3亿元,演艺市场规模井喷式增长。70年前,全国图书出版社不到百家,出版图书12153种,如今出版社已发展到581家,2018年出版图书突破50万种,出版物销售总额3704亿元,成为出版发行大国。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纵情吟颂新中国、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倾情拥抱新时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之路。文艺界涌现一代代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涌现一批批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经典作品。从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到年产上万集电视剧,从看露天电影到拥有总数居世界第一的60079块银幕、年产电影500多部、电影总票房达到609亿元,亿万中国人只唱几首歌、只读几本书、只看几台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有了浩如烟海的文化产品、优质多元的文化选择,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成效突出的70年。
70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逐步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4296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0个,世界遗产55处,位居世界第一。70年来,中国分别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地方戏曲剧种、美术馆藏品普查,推进京剧“像音像”节目录制、戏曲振兴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项目,并于2017年制定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全社会形成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共识与热忱。
这是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的70年。
70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外文化交流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逐渐形成。目前,中国与150多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的文化交流执行计划700余个。随着莫言、曹文轩、刘慈欣等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奖、雨果奖,随着“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文明大会”等文化交流活动覆盖面越来越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祖国和人民的迅猛前进中,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开创了文艺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意气风发地走在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大路上。中国人,正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