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创新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胡喆
历史,公正地记录着一个国家走过的70年印迹。
从一穷二白起步,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世界深切感知着创新之中国。
每一秒钟,一辆汽车下线;
每一分钟,超过40家市场主体注册登记;
每一小时,20多万旅客乘高铁出行、500余万件快递被寄出签收……
东方大国的律动,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创新惊喜。7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始终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创新中国的跨越
历史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蓦然回首,才能体会波澜壮阔。
开国大典上,参与阅兵的飞行编队一共只有17架飞机,但没有“中国造”。为了飞出气势,这支“万国牌”飞行队,不得已绕回来再飞一圈。
小到火柴、螺钉,大到飞机、汽车,那时的中国,工业几乎为零,许多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没有图纸,就从最简单的设计干起;没有电脑,就用算盘“打”出核心数据……
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一路蹒跚、一路笃行,人们终于迎来了运20、C919、AG600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
岁月的脚步走过70个年头。
从技不如人落后挨打到矢志创新自立自强,古老中国不断焕发青春活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翅膀。
“鲲龙”AG600在珠海金湾机场起飞(2017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一条路,见证世纪变迁。
八达岭长城脚下,古代中国的伟大工程与当代中国的创新标记在这里邂逅,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的京张高铁完成全线铺轨。
在同样的起点和终点,一百年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百年后,高速飞驰的“复兴号”将从长城正下方静静驶过。
中铁三局工人在河北张家口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进行铺轨作业(1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