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舒婷在座谈会上发言
《十月》推动我国中篇小说发展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在《十月》创刊40年之际执笔写下万字长文《<十月>: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缩影》,以批评家的理性和文学史的视野,对《十月》历史中的一些关键事件节点及重点作品进行了认真梳理和阐释。尤其是从创刊至今,《十月》对我国中篇小说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他认为,在中篇小说领域,能够与《十月》抗衡的刊物几乎没有。《十月》的中篇小说获得的全国性奖项(“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有19部之多。更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些作品的巨大影响力。如王蒙的《蝴蝶》,铁凝的《永远有多远》,邓友梅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新世纪以来,《十月》仍是中篇小说的主要阵地。新世纪以来发表的中篇名篇刘庆邦的《神木》、《卧底》,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荆永鸣的《白水羊头葫芦丝》,叶广芩的《豆汁记》,东君的《阿拙仙传》,吕新的《白杨木的春天》、蒋韵的《朗霞的西街》、方方的《断琴口》、《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弋舟的《而黑夜已至》、东君的《苏教授,我能跟你谈谈吗?》、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借命而生》、陈应松的《滚钩》、罗伟章的《声音史》、刘建东的《卡斯特罗》、荆永鸣的《出京记》、晓航的《霾永远在我们心中》、张楚的《风中事》、严歌苓的《你触碰了我》、胡性能的《生死课》等都是三十多年来我国中篇小说领域最重要的作品。
现场发言摘编:作家刘庆邦发言中感慨道,“我曾获得过七次‘十月文学奖’,在《十月》杂志上发表了很多作品,《神木》《卧底》等重要作品都是发表在《十月》上”。他还表达了对《十月》40年的祝福:“《十月》40年,拿一个人来做比喻,40年还是青年,正是好年华,期待《十月》继续辉煌下去。同时我认为十月从季节来看,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收完玉米接着要播种小麦,所以十月既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播种的季节,让我们在收获的同时播下新的文学种子。”
作家林白女士在座谈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