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三一重工依托创新,生产出一大批世界第一的产品。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模式上,开放式创新,使研发水平大幅提升,研发周期大幅缩短,研发成本大幅下降
从一家30年前创立于湖南娄底涟源茅塘乡的民营企业,到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大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借助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大发展,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移动名片。
今年以来,伴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三一集团再创佳绩。2018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实现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45.9%。
技术为本
在11月底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三一集团作为展位总面积最大的参展商,展现了全产业链实力。
今天的成绩,源自多年来企业坚守的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是买不来的。”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说,企业从一开始就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三一集团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截至今年6月份,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2070项,授权8751项,累计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居行业第一。在创新模式上,开放式创新,成千上万的全球顶尖研发资源为三一集团所用,研发水平大幅提升,研发周期大幅缩短,研发成本大幅下降。
依托创新,一大批世界第一的产品在三一集团诞生。世界最长钢制臂架86米泵车、“神州第一挖”200吨液压挖掘机、“全球第一吊”3600吨履带起重机、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等奠定了三一集团的领军地位。
目前,三一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机械连续7年蝉联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超过22%,特别是中大型挖掘机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大吨位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成套设备等主导产品已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为了突破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自2005年以来,三一集团先后成立十余家零部件公司,累计投入超过70亿元,对关键零部件开展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发动机、油缸等多个产品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国外标杆产品水平,累计销售超过160亿元。
拥抱智能
智能挖掘机和无人驾驶体验室是三一集团近年来着力发展智能化的一系列成果之一。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认定,如果集团成功完成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会再次强大。
三一重工智能制造车间18号厂房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制造车间。车间实现了智能物流和智能工装,设备物联也更加高级。通过设备物联2.0,可以采集设备在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节拍、现场等全方位的数据,用于加强车间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车间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以前集团车间内2条泵车线有800多人,现在只有200多人。人均效率提升了400%。车间可实现一小时下线一台泵车。上海临港挖掘机生产车间,可实现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
目前,三一集团有20多万台在外设备,都嵌入自主研制的“黑匣子”,采集在外的设备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指导服务提升、研发创新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海量数据也形成了业内著名的三一“挖掘机指数”,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走势提供判断依据。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介绍说,基于大数据建立的“根云”平台已经是中国三大工业互联网之一,为国家、为中小企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深耕海外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三一集团位居第一方阵,海外各大区域的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实现了快速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了绝佳机会,三一集团同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一方面成立“一带一路”小组,推进风电、矿产、港口、住宅工业化、油气化工五类优势项目“出海”;一方面与海内外企业伙伴“抱团出海”,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同时,新的管理体制让三一集团的国际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集团将海外细分为10个大区,采取“双聚战略”,聚焦重点国家和地区、聚焦重点产品。在新的体制下,集团对代理商的帮扶也更加直接,更加高效,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值得一提的是,三一集团海外帮扶团队与代理商“同办公、同公关、同决策”,以帮助代理商成功为宗旨,共同发展。
“未来的三一集团要与世界‘共舞’。”向文波说,未来的愿景是,海外营收占比达50%,为中国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
目前,三一重工拥有5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180家海外代理商,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持续增长,这也体现出公司过去在海外布局的成效,未来海外市场业绩增长将为公司的利润增长提供重要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