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义乌奇迹:40年三级跳
“从无到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省义乌市由昔日的穷乡僻壤变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全球超市”,成为发展奇迹、当代中国传奇,令人感叹不已。
“市场兴则义乌兴,市场衰则义乌衰。”在义乌,这是一个共识,一条铁律。
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在部分地区萌发,手工制品、农产品摆上集市。在农业小县义乌,一些人开始做起贩卖日用小商品的生意。冯爱倩便是其中一员,38年前,她拿到了义乌第一本工商营业执照,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代创业者。
1980年,冯爱倩刚好40岁。那时,她在义乌饭店上班,每月的工资仅为18元,丈夫杨兴桂每月也只有20多元,算是个铁饭碗,但家里老少共有8口人,日子十分艰难,常常吃不上饭。
“总得找点出路,义乌人自古经商,农闲时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的做法给了我启发。”冯爱倩从亲戚朋友处凑了300元,到外地的百货公司批些便宜的纽扣、鞋带、别针等小商品,摆地摊卖。第一天净赚了6元多,她开心极了:“我原来辛苦一天也不过9毛钱,摆摊的第3天我就赚了22块钱,在当时就是一笔巨款。”
“赚了钱,压力和风险随之而来。”冯爱倩说,当时这种经商方式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政府还特地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专门负责堵、拦、没收货物。冯爱倩不堪忍受“打办”人员驱赶罚没,又苦于无处讲理。情急之下,她在县委门口拦住当年新任县委书记谢高华,责问为什么不允许农民摆摊。
正是这次“讨说法”,促使谢高华在县委常委会上明确表态:“义乌的市场是个很好的市场。”
1982年,义乌市场发展历史上著名的“四个允许”产生了: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当地人开始放心大胆、甩开臂膀做生意。
在义乌县城稠城镇,工商所所长在广播里号召商户“传帮带”一起做生意,群众热情高涨。1982年9月5日,政府用水泥板搭起两排简易摊位,建成了义乌第一代市场——稠城镇湖清门小百货市场。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口号:兴商建县。当年12月6日,义乌第二代市场——新马路市场建成,并更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1986年9月,位于城中路的第三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建成开业,内设4096个固定摊位和1000余个临时摊位。两年后,义乌撤县设市。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很短的时间里,这个不通铁路、没有工厂、资源匮乏的小城,迅速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各地客商蜂拥而来。
1992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宣布:义乌小商品市场以成交额10.25亿元的业绩,位居全国十大市场榜首。同年9月3日,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义乌小商品市场命名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华夏第一大市”从此美名远扬。
从区域市场到全国性市场,再到国际市场,40年来义乌市场实现了三级跳。“义乌奇迹是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群众智慧的可喜结晶,是历届党委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必然结果。”义乌前市委书记盛秋平表示,在这一方充满奇迹的热土上,义乌通过实践行动,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政领导管理体制的新模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浙江实施“八八战略”,加大对义乌的支持力度,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化加速,义乌经济社会实现了大跨越,开放程度大幅度提升。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大力支持发展市场经济,同时始终坚持党对发展的主导权,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环境。义乌市委书记林毅说,市委市政府不仅要做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还要“做保姆”,做“店小二”。
2011年,国务院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给予义乌市场先行先试的自主权。经历5代变迁11次扩建,义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目前,义乌市开启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计划,通过进一步建设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力争成为“卖全球、买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光明日报 记者 严红枫 陆健光 明日报 通讯员 张桂芬)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