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印要共同管控好边界争议 邀莫迪访西安(8)

2014-09-19 07:00:3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优势 享受“集体优惠”避开贸易壁垒

    选择海外工业园这种模式有何优势呢?

    徐根罗是首批经中国商务部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泰中罗勇工业园的总裁。他给新京报记者介绍了进驻工业园的企业可以享受的集体“优惠”:进驻企业可以享受泰国政府给予的前八年所得税全免,后五年所得减半的优惠。此外还有其他各类优惠,比如园区内土地拥有永久所有权、外资可以100%控股、原材料进口税减免等,单个企业在海外建厂显然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此外,和单兵作战相比,企业进驻工业园这种“集体出海”的模式,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资配套设施及服务。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建工业园方兴未艾。除了东盟之外,中国还在俄罗斯、非洲、南美和东欧国家建立了多个工业园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方蔚表示,中国在全球企业园区的建设,和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布局是一致的。

    杨丹辉说,海外工业园集中在这些地域,一方面是因为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规避贸易摩擦,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可以直接绕过一些贸易壁垒,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风险 需提前了解所在国法律市场环境

    境外工业园是企业行为,但政府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目前境外工业园中经商务部核准、给予直接指导的有十几家,此外省市级层面,企业开办的工业园区也有很多。比如,临近俄罗斯的东北城市牡丹江市,该市企业就在俄罗斯设立了包括跃进工业园区、米哈工业园区等在内的六个工业园区。

    因为加工制造、服装纺织、机械五金、制鞋等行业民营企业比较集中,所以境外工业园区内多以民营企业为主。杨丹辉指出,大企业在国外建立工业园的并不太多,现在走出去的主要还是资源需求型企业。真正在制造环节能够配套的、成规模的、有集聚效应的不太多。

    尽管有诸多优惠,但徐根罗也表示,企业选择进驻园区也应该考虑到自身情况。作为最早开办、运营最成熟的海外工业园之一,罗勇工业园内也有企业入园再撤出的情况。

    杨丹辉指出,企业进驻园区又撤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主要是企业自己适应海外国际化的水平不同,其生产策略、用工方式、生产产品等有一定的局限性。她建议在海外投资工业园前,应该综合各方面情况,做好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选择投资地区。进驻企业前期也要作好战略规划,对海外的投资环境、商业法规、市场信息做好细致调研。

    新京报记者 高美

(责任编辑:CN0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