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nice to meet you”刚一走近西大庄科村,记者就听到几位大爷大妈正在练习英语对话。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喜告诉记者,随着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英语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当村里外国游客越来越多时。因此,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村里办起了英语培训班。
“等冬奥会来了,会有很多外国人来俺们村,到时候他们问个路找个洗手间什么的,我得回答得上来呀!”常广春是村里一家农家院的主人,她的农家院最近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冬奥核心区道路的工程建设者们。这些每天光顾的“客人”们,使她的农家院焕发了新的生机,更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冬奥临近的气息。
如今,西大庄科村里9户民俗户已成为施工工人第二个家,然而在3年前,这个小村里却没有民俗户,更没有乡村民俗游。
出生在海坨山脚下的徐建喜深谙“靠山吃山”的道理,于是眼光长远的他决定依靠比邻松山,背靠海坨山的优势,带领村民发展民俗户,带动乡村民俗游。但是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这些想法,并未得到村民的广泛赞同。会有多少人愿意到俺们这穷乡僻壤来吃饭住宿呢?靠俺们几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村民办什么民俗旅游,能行吗?
这些疑问,其实恰恰也是徐建喜的疑虑。但是他知道,既然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就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伙儿致富奔小康。可喜的是,徐建喜当初的判断是对的,民俗游的发展之路在市、区政策的支持下,果然行得通!不出两年,徐建喜的农家院就已经办得风风火火了,不少游客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会到松山游玩,他的农家院因为极佳的地理位置也自然成为了游客吃饭住宿的首选。看到徐建喜的农家院火了,村民们也都动了心,积极向他取经求教,盘算着自己也办个农家乐,提高下家里的收入水平。
到现在,仅有48户人家的西大庄科村已经有9家民俗户,每逢节假日,平时安静的小山村就变得热闹非凡。游客的笑声和赞叹留在了村庄里,也把脱贫致富的希望留在了大山里。徐建喜说,村里的农家院还要继续好好经营,过几年开冬奥会还要接待国外来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