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25日电 题:从乌镇“热词”看数字“热量”——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洞见未来科技新趋向
新华社记者何玲玲、袁震宇、王俊禄、黄筱
来乌镇,看未来。
作为京杭大运河流经节点,浙江乌镇受“水网”润泽逾千年;运河流淌2500年后,以互联网之名的“乌镇之约”再次汇聚世界目光。数度繁华的乌镇“香市”时光轮转,桑蚕、戏班变幻为“互联网之光”上炫酷的科技博览;相比民俗中活跃的摊贩,数字连接起的参与者更难以估算。
这是11月22日傍晚时分拍摄的浙江乌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桨声灯影背后的乌镇,是镶嵌于数字世界的“样板间”,感知互联网脉动的“活标本”。11月23日至24日,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信息科技”“数字经济”“科技抗疫”等成为乌镇“热词”。全球疫情冲击和经济寒流,阻不断信息科技领域蓬勃的创新力量,数字赋能下,万物互联、智能制造仍加速演进。
热词之一:“前沿科技”赋能万物互联
小雪时节,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乌镇之约”再次迎来一次科技盛宴。
这是11月22日拍摄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当“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上空点亮,互联网科技创新变得可触可感。
牛奶怎么喝更科学?在牛奶“白科技”空间,观众通过指纹解锁,输入身高、体重、运动量以及当天的睡眠质量等,就可以让伊利和小米联合打造的“智慧大脑”推荐最适合的牛奶品类。
睡眠质量如何更好?麒盛科技展出的智能床垫,当人在熟睡之时会实时监测心率、呼吸、脉搏、血压、血氧、体温等睡眠数据,当感应到打鼾时,床头还会自动升起,有效缓解打鼾。
快递配送如何更高效?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小蛮驴”,充4度电就能跑100多公里,雷暴闪电、高温雨雪以及车库、隧道等环境均不影响其性能。
……
除了展厅内可观、可感、可触的“炫科技”外,一度在互联网发展幕后的“底层赋能者”“基础设施探路者”也走向台前。
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代表在“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介绍“亿级神经元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亿级神经元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实现仿生嗅觉感知识别、360全息星图网络空间测绘系统让网络攻击无处遁形、美团AI无人配送方案助力抗疫……23日举办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中,15项科技成果在万众瞩目下登场,涵盖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G网络架构和应用等方面。
年初,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入选世界“制造业灯塔工厂”。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旗表示,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必须突破核心技术,且核心技术可以“跨界”延伸。比如富士康的精密刀具团队,目前已研发出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的高铁钢轨铣刀。
6月,中国第一次通过低轨卫星互联网完成现网5G基站的开通和测试,这是我国由民营公司生产的唯一在轨运行的宽带互联网卫星。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高千峰有着更远大的梦想,航天技术正在与互联网技术加速融合,卫星通信将作为地面5G网络的有效补充,为地球上没有网络接入的超过30亿人提供互联网服务,“希望中国的卫星互联网建设有一份来自我们的助力。”
热词之二:“数字经济”高效驱动“双循环”
观众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中国电信展台了解5G应用场景(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随着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区块链、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被视为全球经济复苏新引擎。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认为,数字经济表现“抢眼”,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广阔前景。据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同比下降4.4%左右,而数字经济增速将在0.5%左右。
刚刚过去的“双11”,人们从数千亿元的网络消费中窥见数字经济的强劲动力。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双11”购物季,阿里平台上产生的物流订单达到23.2亿个,比第一个“双11”增长了9000倍,但运行过程有条不紊、高效完成,体现了中国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就。
这是11月23日在浙江乌镇拍摄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开幕式。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论坛期间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印证了上述判断。蓝皮书显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2020年5月底,中国光纤端口总数达8.5亿个,光纤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光纤用户占比达93.1%,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11月23日拍摄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图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表示,5G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持续创造出多个百亿级、千亿级的新型消费。与会专家认为,依托产业互联网,消费者、企业和各种生产要素将彼此联结,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图谱,同步迭代,实时互动。
嗅到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气息,“以茶为名却不卖茶”的凤岐茶社在2015年落户乌镇,茶社展厅里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全国近百家农业企业的数据。它在乌镇打造的智慧农业应用示范点,已实现生态农业大数据采集、特种稻田机器人自动执行等工作。
这是11月23日在浙江乌镇拍摄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在许多领域,传统的产销方式被数字化、智能化匹配方式取代。通过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破土而出的新制造工厂、率先拥抱新技术的商家,已经在用“数字武器”打开未来通道。
不久前,第一件“带有生产日期的衣服”在杭州诞生,消费者惊呼:“衣服可能比我家牛奶还‘新鲜’!”通过工厂下订单,7天内生产出来“即卖即产”,10天左右就能穿上身。更关键的是,消费者IP可嵌入设计环节,商家也不产生库存。
作为论坛举办地的浙江,将围绕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加快推进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梳理一批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急用先行”和前沿技术三类清单进行联合攻关,让一项项重大技术创新汇聚起创新强国的“火炬”。
热词之三:“科技抗疫”应对疫情常态化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依靠数字技术破解这个难题成为全球共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因疫情而加速数字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主论坛上以视频形式发表演讲(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在抗疫中,信息通信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撑,在态势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学的分析等方面显示了巨大能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演讲中表示,面对全人类的共同危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社会需要携起手来、摒弃分歧,在疫苗研发、5G医疗、数据共享等领域开展更高效、更紧密、更全面的合作。
专家认为,以5G、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疫情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学说,比如我国各地依托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大幅提高防控精准度和筛查效率。再比如,通过“5G+医疗”,多学科、多专家远程为重症患者协作诊疗,提升一线医疗救治水平。此外,通过智慧物流打通堵点,保障了抗疫物资紧急调配、民生物资有效供给。
“全球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的实践再次证明,各国在经济、贸易、环境、医疗、技术创新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Alain Crozier)表示,微软作为一家国际技术企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与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一道,运用远程协作、智能会议、大数据分析等云端服务,共同为应对疫情、恢复发展而努力。
塞尔维亚贸易、旅游和电信部部长塔蒂亚娜·马蒂奇谈到,看到中国正在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改变全球商业的未来,该国也致力于发展这一领域的伙伴关系。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在塞尔维亚市场推广电子支付平台,希望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物流问题和运费增加等问题尽快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