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潜江,水稻田间养小龙虾的生态种养模式,既能保护水源和土壤,又能带动当地群众致富。“虾稻共作”正在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让我深受启发。”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潜江市市长龚定荣说,潜江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直接受益者。我们希望通过虾稻产业的发展,统筹好山水农田湖系统治理,让潜江的农业走出一条绿色、高效、优质的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贵州遵义市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造美丽乡村。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市长魏树旺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遵义市下一步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在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河南兰考代庄村,正在展现出新的身姿。
5年前的代庄村,党组织涣散、乡亲们缺干劲,在外做生意的代玉建决定返乡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当上了村支书的他,把代庄村涣散的党组织重新凝聚起来,带着乡亲们修水泥路、架高压电线、办合作社、建蔬菜大棚,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5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这让我的信心更足了。”代玉建说,“告别了贫穷奔小康,发挥好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很重要。我们代庄人已经鼓足了劲头,乡村振兴也要冲在前面。”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代玉建们”凝聚人心、树起旗帜,不仅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正在成为各地的生动实践。
在流动人口有2000多人的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省身村,治安保障是一大难题。全国人大代表、省身村党委书记吴金笔说,我们通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村民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普遍增强了,全村生产生活变得安定有序。
“农民的事就要发动农民一起来干!”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触深刻,“甩不开膀子就提不起劲!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当中,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会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