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9全国两会 > 正文

全国两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9-03-01 10:56:35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沿途察看“城市绿心”植树造林地块,视察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模型,详细了解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此前的1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先后考察了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市。

随着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城市发展规划获批,京津冀协同发展掀开了新篇章。2019年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的一年。即将召开的2019全国两会,也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深刻蕴含着人口聚集与科学规划的良性布局。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尤其是向大中型城市聚集的情况尤为突出,这也符合国际社会城市化的趋势。比如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从1978年的871.5万人一路增长到2018年的2154.2万人,增幅巨大,这里还没有包含流动人口数据。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应的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教育、医疗、养老等相关公共产品从长期来看缺口更大,因此,北京市在中央的总体布局中已经开始调整规划。早在4年前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就已经明确提出,“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也提到,要在2020年把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之内。在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也明确了这一人口规模,并强调2020年以后总人口要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随着总体规划的出台,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城市功能疏解的政策,在相应政策的布局下,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现了四十年以来的连续两年下降,从2016年底的2172.9万人下降到了2017年底的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并再次下降到2018年底的2154.2万人,降幅0.8%,同比减少16.5万人。其中2018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常住人口为1562.8万人,同比减少了23.3万。这是1997年以来的常住人口第二次下降,也是自2017年起连续两年下降。

而且北京市的人口结构也比较合理,北京市城镇人口1863.4万人,乡村人口290.8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5%,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北京作为首都,又承担着众多的行政事业职能,人口疏解单靠产业调整还是空间有限,北京市的人口调控和服务机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副中心应运而生。

北京市中轴线全长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副中心则是在天安门向东30公里的通州,在一条平行于北京老城中轴线的南北轴线上规划的新城。其实,通州自古以来就是水旱的码头,也是京杭大运河北部航运的终点,与天津乃至于华北地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选建北京重要副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通州显然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在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范围155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除去北京市的行政功能分担以外,还将承载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等一系列功能,将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以大运河为骨架,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包含运河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地区、城市绿心3个功能节点;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纵向联系北京东部地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包含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等4个功能节点;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在城市功能方面,不论交通、电力还是其他设施,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北京副中心作为城市枢纽门户,将打造不同层级轨道为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共存的复合型交通走廊,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承担着组织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转换的功能,将建设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线网,建设五横两纵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网络,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新城的交通联系,提高通勤能力。

过去两年时间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近500项,投资超过2000亿元,未来三年,城市副中心计划实施项目1000余个,计划总投资超过万亿元。随着副中心的崛起,北京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起点。

原标题:全国两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闫宪宝 CN066)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