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王斯敏 《光明日报》(2018年03月04日04版)
【记者手记】
每年全国两会上,捕捉会议“新风”总是媒体的一大关注。今年的“新风”,来得尤其浩荡明朗——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倒计时一小时之际,1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亮相首次开设的“委员通道”,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据悉,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两场“委员通道”活动;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代表通道”也将正式开启。
“代表委员通道”亮相全国两会,让开设多年的“部长通道”不再“一枝独秀”,加之党的十九大首开“党代表通道”,中国的重大政治会议至此都有了更加畅通的民意渠道,敞开了更为宽广的议政门径。
单就“委员通道”的开设而言,无疑是对人民政协工作的一大推进。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建设力量,人民政协汇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广泛智慧,凝聚着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政协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如何更加牢固紧密?统一战线释放智慧、资政启民的智库功能怎样更加有效发挥?随着全国两会期间“委员通道”的开设,这一问题有了更加丰富、有力的回答。
正如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在亮相“委员通道”时所说: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有高质量的建言;委员会以“钉钉子精神”抓成果转化,查实情、说实话、出实招、见实效。这些成绩与贡献,是政协开设“委员通道”的底气与自信,也是自觉提升履职能力的创新之举。
与“委员通道”类似,我国重大政治会议期间的每一条通道,都展示出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开放的襟怀,述说着一个大国执政党深蕴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