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8北京两会 > 正文

聚焦中关村科技城,北京海淀如何在“三个着力”发力?

2018-01-29 14:26:02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1月29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海淀代表团举行小组会,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小组会上发言。千龙网记者 李贺摄

1月29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海淀代表团举行小组会。图为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在小组会上发言。千龙网记者李贺摄

千龙网北京1月28日讯(记者秦胜南)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北京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三城一区”的定位做了精准论述,其中明确指出,中关村科学城要聚焦,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为目标,着力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着力补齐优质创新要素,着力促进不同创新群体深度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关村科技城的发展‘点了题’。”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三个着力”指明了方向。海淀如何发力落实“三个着力”?他透露,将通过做实“海淀创新发展16条”着力解决中关村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促进政产学研高水平互动,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提高。

“创新,科研是基础,但只有科研,远远不够,真正的创新应该贯穿科研到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全过程。”于军说,目前,海淀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基础牢固,但要走向市场,与硅谷、波士顿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基地相比还有差距。因此,报告中提到的“三个着力”对准中关村科学城的“痛点”和“堵点”,从这三方面开展落实,对中关村科学城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海淀区日前重点推出16条创新举措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其中包含原始创新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计划、创新型企业“3×100”、“创新合伙人”、开展城市空间更新行动、创新服务“码上办”,建设“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等一揽子新政。

“这16条创新举措,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中关村科学城的‘三个着力’的充分体现和具体路径。”于军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落实举措。针对着力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海淀组织首都各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海外专家等成立中关村科学城共建联席会,通过各个参与单位、机构等互动协作和深度合作,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创新要素要软硬兼具,既要为创新打造科技研发平台,同时也要加强城市建设,从空间上营造全方位的创新环境,从基础研发到产品转化,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针对着力补齐优质创新要素,于军说,海淀将通过“科学”+“城”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以服务创新为抓手。据悉,海淀将认真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规,制定实施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提升规划,抓好中关村大街和北清路两条创新主轴的品质提升,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加强高品质友好交流公共空间建设,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交流场所。同时,加快推进高校院所周边环境提升,推进区域创新格局的构建。

针对着力促进不同创新群体深度融合,海淀将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重点关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等创新群体,吸引一批具有高度粘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同时分领域绘制全球优秀人才图谱,建立优秀人才“储备池”,全球范围内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力度。

“这些只是其中若干条,落实‘三个着力’,16条每条都是细化、分解后的工作计划。”于军说,16条体现了海淀突破园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体系,重塑区域创新格局的思路。今年是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中关村科学城将全面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做实“海淀16条”,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旗帜、辐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崔凤璇 CN0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