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8北京两会 > 正文

协商新格局汇聚首都新时代发展磅礴力量

2018-01-21 14:14:16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立法协商机制也越发成熟。从提出协商需求到迅速组织开展,从报送建议到反馈结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闭环”。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也是市政协五年来协商民主建设一直坚持的标准。

2015年12月,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除规定了立法协商的具体程序外,还对政协全体会议、议政性常委会议、议政性主席会议、议政会等协商平台的召开次数、流程、参与人员等进行了明确要求。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的制定,为市政协协商立下了总规矩。它与后来制定的议政性常委会议和议政性主席会议实施细则、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工作规程等,共同形成完善的协商工作制度体系。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在市政协探索实践中发挥得越来越充分。

3

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

民主监督的“北京样本”

“有些部门和街乡认为教育仅是教委一家的职责”、“院所发展良莠不齐,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比例过小”、“教师数量跟不上幼儿园建设进度”……这些直击“痛点”的建议来自市政协民生建设民主监督组针对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形成的专项监督报告。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写进党内法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提升民主监督质量和水平是各级政协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让“软监督”真正变得“有成效”?这是本届市政协创新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