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证监会官网 李树超/制表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自今年6月21日A股正式被纳入MSCI指数以来,国内公募基金开始加大MSCI指数产品线布局力度。
数据显示,今年已有建信、南方、华安、平安大华、景顺长城、创金合信等6家公募上报了11只跟踪MSCI系列指数基金,加上2015年2月就已经成立的国内首只MSCI指数基金——华夏MSCI中国A股ETF,未来MSCI系列指基将在国内市场迎来大扩容。
6家公募上报
11只MSCI系列指基
进入12月份以来,建信、南方等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加入了申报MSCI指数基金的行列。
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建信基金已经在12月4日发起了“建信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产品的注册申请,证监会已经接收到相关申请材料;而在更早的12月1日,南方基金也发起了“南方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的注册申请。
除了12月份最新上报的两只MSCI指数基金外,目前还有创金合信、景顺长城、华安、平安大华等4家公募上报的9只MSCI系列指基陆续获得受理,并悉数经过第一次意见反馈。
按照证监会针对公募基金募集申请的简易程序流程,公募基金产品申报一般要经过受理、审查和决定三个主要环节,其中审查阶段又分为两次反馈意见并要求针对相关情况予以说明。
从最新公示的公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来看,今年以来最早提交申请材料的“创金合信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发起式基金”已经于9月4日获得受理,并在9月20日开始第一次反馈意见。
截至目前,今年已经累计有6家公募上报了11只跟踪MSCI系列指数的公募产品。从产品类型看,有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也有MSCI中国A股低波动ETF,还有MSCI港股通低波动ETF。
华北一位大型公募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表示,随着MSCI指数纳入中国A股,将为A股市场国际化和产品丰富性带来更多机会。而MSCI指数体系包含了国家指数、综合指数、境内以及非境内指数,MSCI为A股还专设了指数,目前各家公司争相布局MSCI系列指数,这将有利于各家公募发挥自身优势,填补国内公募产品在这一领域相对稀缺的局面。
投资者培育任重道远
作为市场上现存的带有“MSCI”字样的基金,也是国内首只MSCI指数基金,华夏MSCI中国A股ETF是华夏基金早在2015年2月12日布局的。截至今年三季报,该基金的规模为4.12亿元。从业绩来看,截至12月5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8.16%。
从半年报披露的持有人结构看,该基金颇受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青睐,机构投资者持有9280.96万份,占比24.58%,华夏MSCI中国A股ETF联接持有26.31%的份额,个人投资者也拥有49.11%的持有比例。
在上市基金前十名持有人中,既有厦门市担保有限公司、深圳博普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客户,也有“中邮创业基金-华夏银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交易所)”等同业资管产品。
据记者了解,持仓26.31%的华夏MSCI中国A股ETF联接基金对接的是银行渠道的资金,不少机构投资者在布局MSCI指数基金方面已经有所试水。
谈及不同公募布局同一MSCI指数的现象,华北上述大型公募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认为,一方面,从此前国内指基管理经验看,各家公司针对指基的管理模式和产品规模各有不同,对接的也是不同渠道的客户;另一方面,从首只产品管理规模看,即便加上个人、银行和互联网渠道等非交易所渠道对接过来的资金形成的联接基金,这类产品规模也不是太大,目前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还在继续深化认识和培育的阶段。
“这个市场还在起步阶段,远没有达到饱的程度。”上述量化投资部负责人称,“一些公募是发起式成立MSCI中国A股系列指数,这也说明这一市场需要培育,公募选择先成立基金再慢慢去运作。随着市场上公募产品的增多和宣传推广的扩大,行业可以把这一市场一起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