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资管新规将打破“刚性兑付”实现盈亏自负

2017-11-20 21:51:2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0日讯 (记者 陈果静)我国资管业务首个统一的监管标准于日前公开征求意见。由于涉及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多类机构的众多产品、近百万亿元资金,这是否会对金融行业造成较大冲击?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理财习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资管业务存在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刚性兑付等问题,设定了统一的标准规制。

业务将平稳过渡

涉及多类机构的众多产品、近百万亿元资金,新规一旦出台是否会对市场和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资管业务涉及的机构众多,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均有资管业务,涉及的产品更是广泛,包括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和保险资管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等。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也在迅速攀升,涉及近百万亿元资金。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余额为1.7万亿元。

“《指导意见》设置了较长过渡期,一定程度上平抚了市场情绪。”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新规过渡期持续到2019年6月30日,这实质上是对市场的呵护。

在今年上半年一轮密集的金融监管政策出台后,目前市场情绪较为脆弱。加上年底正是季节性流动性紧张的时点、金融机构业务也最为繁忙,此时,市场最担心的是在情绪紧张的时点,直接进一步推出金融监管政策。

“《指导意见》留出了充分的过渡期,给了机构足够长的时间来调整。”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潘东表示,在征求意见稿出炉前,已经广泛征求了机构的意见,目前还留足了过渡期,这有利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平稳过渡。

《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了市场承受能力,在统筹考虑存量资产管理业务与增量资产管理业务基础上合理设置过渡期,实施“新老划断”,不搞“一刀切”,将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存续期内原有资管产品还可持续,与意见相冲突业务在过渡期内只要保持不净增加即可。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新规出炉后,资产管理业务能够实现平稳过渡。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