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可转债持续扩容 套利空间将收窄

2017-11-14 07:50: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预案数量出现井喷。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1月13日,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20家,拟募集资金规模超过2900亿元。其中,今年2月份“减持新规”发布后的可转债预案数量超过70个。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放弃定向增发方案,转向可转债融资方式。如何看待今年以来可转债的火爆行情?其中是否存在风险?

  新规利好发行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在转股期内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兼具债性和股性,是一种重要的再融资工具。

可转债通常有三种发行方式,即原股东优先配售、网上发行和网下发行。通常会在发行公告中确定原股东优先配售的比例,以及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在网上和网下发行预设的比例。

2009年之前,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可谓波澜不惊,维持在每年10只左右。2009年之后,可转债的发行规模有较大提升,但并未出现像定增市场一样的火爆场面,属于相对“小众”的融资工具。

2017年2月15日,《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发布,这一新规从定价规则、融资规模以及融资频率等方面,对定增融资作出限制。再融资新规要求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必须间隔18个月,并且融资额不能超过市值的20%。但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采取可转债或优先股的形式来替代原来的再融资方案。也就是说,可转债原则上不受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新规的限制。

在技术上,申购“门槛”大幅降低。今年9月初,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主要为了解决可转债和可交债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资金冻结问题,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按照新规,网上申购无需预先缴纳申购资金,提高了打新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新规引入了网上打新违约的惩罚机制。相比之下,网下打新仍然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但相比之前按照申购金额比例缴纳,保证金大幅下降。

“政策面和技术面上都利好可转债市场,在定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转债这类低息且具备转股权的融资工具成为定增融资的‘替代品’,发行量大概率增加。”兴业证券分析师任瞳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