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伊拉克在前一轮的减产协议中就比较“摇摆”,随着价格的回升后期是否还能情愿减产面临挑战。
事实上,前期石油生产国的减产协议虽然得到执行,但始终维持的也是一种脆弱的平衡。比如俄罗斯市场,虽然俄罗斯的石油生产严格执行了减产协议,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依然在增长。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上涨2%左右,即平均每天出口增加16万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状况实际上是俄罗斯打了“擦边球”——虽然出口上升,但并不违反减产协议规定的产量下降承诺。
而作为欧佩克组织减产的最大贡献国,沙特近期的减产近期还面临造假的质疑:其背景是沙特近期对外公布的库存数据是持续下滑,但美国一家机构通过卫星图像分析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多中,沙特地上油罐的数量却是增加的,一些分析开始质疑,欧佩克给外界的减产也很可能是产油国的“数据伎俩”。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去年12月底,经历争执近一年才好不容易达成的减产协议是推动油价上行的重要基础。这一协议在5月底延长9个月到2018年上半年。如果年底的谈判不能维持减产,很可能动摇市场强势的基础。“除非有新的极端性的因素支撑。”对此,吴娟指出。
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部主任祝昉此前在中粮期货秋季策略上就表示,其实油价依然将处于低油价的时代。从数据来看,国际油价大部分时间仍是处于相对低价的状态,当前50美元至60美元左右的价格也是长期波动区间的中间值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