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的短期乐观情绪比较明显。中欧基金认为,综合国内外证券市场走势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延续性,未来两个月,指数的震荡空间大概率会上一个台阶,基于市场上的财富效应逐渐显露,叠加未来两月大概率将处于货币政策“真空期”,并且经济数据继续向好,预计市场热度大概率将高于前三个季度。
海富通投资经理李佐禕的情绪同样乐观。他表示,尽管指数已经明显上行了一轮,但未来中线趋势呈中性偏乐观,估值也没有到明显的泡沫化阶段。后续可以继续挖掘白马蓝筹,尤其是一些估值尚未提升的板块,明年可适度关注业绩增长且基本面出现好转迹象的成长股。他进一步表示,近期关注点依然侧重白马蓝筹股,风格偏上证50,适当挖掘成长类标的和一些前期超跌的成长股。
圆信永丰基金公司首席投资官洪流则指出,一年多来,A股从封闭走向开放,国际化趋势陡然加速,上演了龙头飙涨的行情,而同海外市场比较,上证50等龙头股估值依然不贵,中国的核心资产后市依然可期。不过,他也表示,在“大象起舞”之后,估值基本修复到位,获取超额收益变得越来越困难。接下来要从全球视野布局中国核心资产,这对基金经理要求更高,专业投研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也更考验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管理能力。
种种迹象显示,市场的预期在趋向于一种新的共识,即在指数窄幅波动,走出一个中期“慢牛”格局的背景下,板块和个股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市场依然会给投资者很多的机会,但并非人人都能把握,分化会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投资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
或许,这就是资金们大量涌入偏股型基金、借道基金专业能力来进入股市的重要原因。
有趣的是,在偏股新基金发行不断出现“爆款”的同时,基金发行数量却有点触底的感觉:根据数据统计,在9月份、10月份,新基金成立数量大幅下降,这么好的日子里,基金公司的发行动力竟颇有些不足啊!
前十个月新基金发行一览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新基金发行数量偏少的格局,有可能在11月份得到改变。
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将A/B/C等分开计算,正在发行中的新基金数量已有133只,其中计划在11月份完成募集的新基金数量为78只,这将令过去两个月间新基金成立数量不断下滑的局面得到逆转。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正在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有所增加,但如果按照类型划分,则可以发现,其中贫富不均的格局仍然明显,正在发行的股票型和偏股型混合数量仍然较少。根据终端统计,在133只正在发行的新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仅有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仅有6只,合计占比不到7%。业内人士预计,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在偏股型基金供给依然有限的背景下,偏股型基金发行量仍有望在11月份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