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付机构提前几个月,就联合支付宝升级自己的在线支付网络。菲律宾和香港的本地钱包今年还将首次参与“双11”。在此之前,蚂蚁金服与印度当地电子钱包Paytm展开战略合作,打造了印度版“支付宝”;2016年11月,蚂蚁金服与泰国支付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蚂蚁的普惠金融模式复制到泰国。2017年10月26日,蚂蚁金服投资的韩国移动支付公司Kakao Pay用户数突破2000万,72%的韩国就业人口在用。
在芬兰,支付宝与当地最大的电子钱包ePassi开展合作。ePassi服务本地个人用户约70万,占该国总人口的近14%。目前ePassi已为支付宝在芬兰接入商户超500家,业态包括商超、餐馆、出租车等,其中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大部分商户均已接入支付宝。芬兰航空还在所有往返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航线上推出了空中购物支付宝结账服务。
“希望用不了多久,我们也能拿上手机,就可以放心去任何一家便利店购物、健身房健身了。”不少芬兰当地老百姓对记者如是表示。
“出海”任重道远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移动支付低成本、易参与、快速反应等优势,将加速渗透全球每个角落,在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越来越多地被当地老百姓接受。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技术的“出海”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一位与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有密切合作的海外支付企业负责人就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向监管部门和商家解释,为什么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等不会泄露。尤其是现在欧盟出台了新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引起社会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顾虑。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移动支付,现在欧盟很多公司,包括美国的谷歌苹果等在欧洲的业务,都在GDPR这个问题上花费非常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