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快递涨价潮中,顺丰没有跟进。 “涨价与否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均衡,顺丰之所以不涨价,也就意味着顺丰比他竞争对手相对的综合成本更低。”宋华强调“当网点很健全,客户质量较高时,其利润率可能会比别人更有优势。”
单从速运业务来讲,顺丰目前的服务已然具有较强的优势。强大的运输能力,运输的高效性、服务质量的安全性,都在用户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目前顺丰已经与国际企业合作,拓展自己的国际速递。
然而庞大的顺丰集团,并不只有速运业务。截至2016年9月22日,顺丰旗下有13家全资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以及49家主要境外下属企业。其中,全资子公司包括顺丰速运、顺路物流、顺丰科技、顺丰航空、丰泰产业园投资等。根据交易报告书,顺丰将旗下板块分为速运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产业园运营中心、顺丰航空和顺丰科技五大业务部门。
201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顺丰营业收入 321.61 亿元, 其中速运物流营业收入 320.03 亿元。顺丰航空和顺丰科技主要服务于速运事业。顺丰控股目前共拥有 39 架自有全货机,截至2017 年 6 月 30 日,顺丰航空共有飞行员 367 人,另外,顺丰通过与航空公司、代理合作等模式,拥有散航航空路线 1586 条。截至今年上半年,顺丰在科技投入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从物流无人机、丰密运单,到机器图像识别、车联网、全自动分拣等,但报告里没有详细说明各项服务创新所耗费的资金和成效。显然,这些都是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而能带来真金白银收入的主要是速运业务,曾被寄望拓展更多收入可能的金融服务事业群,也在顺丰借壳上市期间,被悉数剥离。
速运业务放缓,新业务开拓失利,顺丰遇到了发展的阵痛?
PART2转型阵痛
随着顺丰嘿客的关闭、顺丰优选在电商赛道上的掉队,顺丰围绕“速运”这一核心开展的业务遇到了阻滞。甚至连核心速运业务也正遭受着对手的抢夺。顺丰怎么了?要如何转型?
转型阵痛之一:商业板块的巨亏
2017年3月,顺丰控股发布了2016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79.55%。看起来业绩斐然,但在这份“成绩单”中,顺丰剥离了其商业板块业务。
2016年,顺丰通过剥离顺丰商业板块,直接节省了7.57亿的销售费用,从而为2016年的财报贡献了70%的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