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重估茅台

2017-11-06 17:35:5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估值重算

如果上述推论落实,则公司可以在2017和2018年均保持3万吨投放量的基础上,保证2019年依然有能力投放超过3万吨商品酒。这个关键数据的变动,直接导致对茅台的短期估值中枢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茅台即便在不上调出厂价的前提下,也有足够能力维持全年约25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2016年四季度营收122亿元,净利润46亿元,此处按照2017年四季度和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保守估算。

我个人的估值系统很简单,就是三大前提+市盈率。三大核心前提是:净利润数据是否为真?未来能否持续?持续是否需要依赖加大资本投入?

确定盈利为真+未来大概率可以持续+盈利的持续不依赖增加资本投入,需要你真正理解这家企业靠什么赚钱,靠什么抵挡其他资本的竞争。之后的估值,就很简单了。

如果无风险回报在20倍市盈率(一般参照五年期国债,即假如五年期国债利率5%),那么,三年后若以15倍-25倍市盈率之间卖出能获得满意回报(我对满意的私人定义是翻倍)的位置,就是很难亏钱,值得下手的低估位置。

当前约30倍市盈率,是老唐心中的茅台合理估值。合理估值,适合继续持有,600多元的股价不足以吸引我抛出茅台股份。

但我已经做好在650-400元之间坐电梯的心理准备,做好了400元之下开始加仓的准备(400元对应20倍市盈率)。你决策之前,也应该问问自己:能承受这样的波动吗?

最后,老唐依然要强调两点:

一是,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的真实销售,并没有财报显示的那么高增长。在公司收款发货节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财报事实上使用了预收款进行数据调节。如果还原此调节,可以发现茅台2016年已经是高增长。全年不仅在报表上记录了389亿元营业收入,同时,还净增加预收款92.8亿元,如果将此预收款复原回营业收入里去,2016年的报表营收将变成468亿元,同时资产负债表里仍保持82.6亿元预收款。

同样,2016年前三季度实际销售可以视为345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为424亿元,同比增长22.9%,这个才是市场的真实温度。

单第三季度数据也是如此。2016年第三季度实际销售可以理解为135.5亿元,2017年第三季度实际销售180亿元,同比增长33%,并不是报表显示的同比增长115%。

也就是说,真实市场增长大约在23%-33%间,60%高增长数据仅仅是因为上一年有意做低财报数据的原因(详见《茅台的供给侧之忧》)。

二是,茅台的未来越发乐观了。比较A股前五大白酒公司三季报关键数据,茅台前三季度营收近于行业老二老三老四的总和,而净利润居然超过了其他全部上市白酒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真正吻合了那句“中国白酒有两种,一种叫茅台,一种叫其他白酒”。而且,这种成绩居然是在销售费用占比低至4.7%的不可思议状态下做到的。

相关报道:

    关闭